陈沆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求学生在理解诗句大意的基础上,结合注解和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然后组织语言进行概括性回答。本题共四个小题,每个小题都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最后的小题“赏析”是综合性的题目,要兼顾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要求来考虑。考生作答前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然后再逐句分析作答。 (1)“我识君归意,高堂白发新”:诗人送别友人
【注释】甲申:指农历九月十五日,为中秋之夜。戍亭:守边的军营。剧怜:非常可怜。 【赏析】此诗写中秋之夜的思乡情。首联“独夜眠难著,苍茫逼戍亭”,点出时间是中秋之夜,地点在戍亭,表达了诗人因思乡心切而不能入睡,感到孤寂无聊,凄凉无奈的情感。颔联“客愁多似水,渔火大如星”,以夸张手法写诗人的愁苦之情,与上一句“苍茫逼戍亭”相呼应,更加衬托了诗人的孤寂。颈联“市小更无定,春寒酒易醒”,以对比手法
吊屈左徒其四(甲申)天远何须问,魂归或有知。 纷纷荃蕙服,翼翼凤凰旗。 往日真堪惜,回风只自悲。 至今小儿女,流涕拜神祠。 注释: 1. 吊屈左徒:指屈原。屈左徒即屈原。 2. 其四:第一首诗的第一联的下句。 3. 天远:指天地之远,比喻空间距离远,无法得知真相。 4. “魂归”:指屈原的灵魂归来。 5. 荃蕙服:指屈原在楚国时所穿的衣裳。 6. 凤凰旗:指楚国的旗帜,象征着楚国的荣耀和尊严。
注释: - 甲申:指代具体年份或时间,这里可能是一个具体的月份。 - 客里秋逾健:客人的秋天比往常更加健康、有力。 - 披衣上古台:形容诗人在秋季早晨起床后,穿上衣服走到古代的高处去观赏风景。 - 夕阳林表灭:夕阳西下时,树林的边际渐渐暗淡下来。 - 飞雨雁边来:天空中飘落着小雨,仿佛是大雁从天边飞来。 - 旧事悲王浚:回忆起过去的事情,感到悲伤。 - 高风缅郭隗:怀念历史上的高洁品质和风范。
解析与赏析 1. 登高天易幕 诗句释义: - “登高”:登上高处,这里指登上郡城的高处。 - “天易幕”:天空如同帐篷一样。 - 关键词注解: “天”,天空;“易”,容易地;“幕”,比喻为帐篷。 - 赏析: 表达了诗人在高处眺望,感受到天空广阔、自由的景象。 2. 野色正苍然 诗句释义: - “野色”:田野的景色。 - “正苍然”:颜色正显得苍翠而深沉。 - 关键词注解: “野色”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第一二句“思君若明月,宛在水中央”,诗人把对王昌龄的思念比作明亮的月光,把王昌龄的怀念比作水中的月亮,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宛在水中央”写出了月影在水中的倒影,也写出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三四句“对影忽如梦,弹琴知未眠”,意思是说对着月亮的影子,仿佛进入了梦境,弹完琴后发现还没有入睡
注释: 1. 愁生江北渚,望断国东门。 【注释】:愁生:因愁而生;江北渚:指江边的小洲;望断:望穿;国东门:国家的东门。 2. 此度谁能改,相思未敢言。 【注释】:此度:这次;改:改变;相思:思念;言:说。 3. 九歌存变雅,千古泣沈冤。 【注释】:九歌:指《楚辞》中的《九歌》;变:变化;变雅:即《诗经》。 4. 瘦骨莹如玉,蛟龙不敢吞。 【注释】:瘦骨:形容人消瘦;莹:晶莹;玉:美玉;蛟龙
【解析】 此诗为题画诗,诗人以“老屋”、“凉宵”等词描绘出一幅清幽寂静的山亭夜景图。全诗语言平易自然,不事雕琢;写景细致入微,绘物逼真生动;情感真挚深沉,含蓄隽永。 【答案】 译文: 老屋坐落在山半腰,夜深风声吹遍了亭子。 断烟依傍着密匝匝的树,残雨滴落在流萤之中。 久病之后诗歌更健朗,清谈时美酒容易让人醉倒。 你看那池上鹤儿多么悠闲自在,仁爱的姿态好像在倾听我的诉说。 赏析: 首联
相见已恨晚,送君可奈何。 相见恨晚,表达了作者对陆秀三的不舍与遗憾之情,因为两人相识的时间并不长,所以感到有些遗憾。可奈何,表达了作者对陆秀三离去的无奈与悲痛,因为无法留住对方,只能选择送他离开。 中年催白发,六月上黄河。 中年催白发,用“催”字形容时间的流逝,让作者的白发提前出现,暗示着岁月不饶人,人生的无常和衰老。六月上黄河,以“黄河”为喻,形象地描绘出了夏季炎热、水流湍急的场景
【解析】 “吊屈左徒 其二 (甲申)”的意思是,我哀悼屈原,是因为他遭受了嫉妒。“娥眉遭嫉妒,遗恨满三闾”意思是说,我的妹妹被嫉妒所害,满腔的冤愤都流溢在楚国的郢都城内外。此句中“娥眉”“遗恨”为关键词,“娥眉”指代的是妹妹,“遗恨”指满腔的怨恨。 【答案】 是因为他遭受了嫉妒。我的妹妹被嫉妒所害,满腔的冤愤都流溢在楚国的郢都城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