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珏
【注】 挽:悼念。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湖南长沙人,清朝政治家、思想家。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和“戊戌变法”的领导者之一。联语中,“儒雅表人伦”、“共道黄花郁晚香”,分别指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为国家民族大业操劳;在危难之时,他与同僚们共同忧国忧民,如同菊花盛开一般。 【赏析】 本诗为挽联,是作者在悼念张之洞时所撰。 首句“儒雅表人伦,曾听清言霏玉屑”,写张之洞以儒家思想为指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谒范文正公祠》,下面是诗句、译文和赏析: 诗句及注释 1. 贫儒困韦布,郁郁不可居。 —— 形容自己贫困且地位卑微,心情压抑。 2. 所见祇利名,得志将何如。 —— 只看到名利,不知道真正的价值是什么。 3. 人生发未燥,入塾诵诗书。 —— 人生刚刚开始,就进入学堂学习诗文。 4. 道通天地人,识岂囿一隅。 —— 学问能够通达天地万物,见识不会局限于一个角落。 5.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早行》。全诗共五章,每章四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第一章:生年三十四,未尝离庭闱。 注释:出生时已经三十岁四岁,未曾离开过家庭庭院。 赏析:诗人自述其年龄和离家时间,表明其离家之久,也暗示了对家的渴望之情。 第二章:四年游虞山,间月辄一归。 注释:在虞山游玩了四年的时间,一个月回家一次。 赏析:描述诗人在虞山的旅行生活,每月回家一次
劫后哀鸿喑不鸣,天涯极目泪纵横。 山经积旱春无色,河咽残冰夜有声。 山经积旱春无色:山经指的是《诗经》中的《小雅·北山》。这句话的意思是,由于连年干旱,山间的土地变得贫瘠而无法生长作物,春天来临却看不到一丝绿意,整个大地一片荒芜。 河咽残冰夜有声:这里的“河”指的是黄河,因为黄河的水量在冬季会减少,所以河水在夜间会发出低沉的声音。这句话的意思是,由于连年干旱,黄河的水也变得稀少
清江道中 春宵苦不寐,破晓上征车。 野旷天垂幕,河干地卷沙。 绯桃十数树,绿柳两三家。 何必江南好,天涯揽物华。 注释: - 清江道中:在清澈的江边道路上行进。 - 春宵苦不寐:春天的夜晚难以安眠。 - 破晓上征车:清晨时分出发去远行,形容早起赶路的情景。 - 野旷天垂幕:原野宽阔,天空低垂,仿佛帷幕一般。 - 河干地卷沙:黄河的河床在干燥时被风吹起,形成沙尘飞扬的景象。 - 绯桃十数树
清江道中 静居忽不乐,揽辔出风尘。 生世逢明圣,安闲愧此身。 请缨行有日,橐笔且依人。 四海男儿志,驰驱岂为贫。 注释: 1. 清江道中:在清江(今湖北省武汉市附近)的旅途中。 2. 静居忽不乐:指诗人突然感到不愉快,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 3. 揽辔出风尘:意为整理好马匹,骑上马,走出尘土飞扬的路途。 4. 生世逢明圣:指诗人一生中有幸遇到贤明的君主。 5. 安闲愧此身:意为在安逸的环境中
生年三十四,未尝离庭闱。 四年游虞山,间月辄一归。 我母生我晚,拊我如婴儿。 饮食必加询,冷暖为护持。 一从出门来,水陆疲奔驰。 水行畏风波,陆行苦崎岖。 夜半坐车辕,冷露湿衣裾。 驱蹇入水中,月黑流声嘶。 深浅不可辨,呼吸蹈危机。 日午行未息,面汗皆尘缁。 欲饮不得饮,忍饥不言饥。 傥体慈亲心,见此将何如。 日暮暂解装,挑镫作家书。 儿行皆坦途,儿安母勿虞
劫后哀鸿喑不鸣,天涯极目泪纵横。 山经积旱春无色,河咽残冰夜有声。 万里轮蹄消白日,几人肝胆为苍生。 蹉跎未遂澄清志,何日驰驱报圣明
许珏是清朝的一位诗人,字静山,晚号复庵,生于1843年,卒于1916年。作为一位杰出的清代诗人,他的生平和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许珏的诗歌创作涵盖了多种题材和风格。他的诗作以其深厚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而闻名。例如,他的《汾州道中》这首诗充分展示了他的才情。此外,许珏还擅长写挽联和悼亡诗,其中《挽张之洞联·儒雅表人伦》就是他挽联作品中的杰作。
许珏是清朝的一位诗人,字静山,晚号复庵,生于1843年,卒于1916年。作为一位杰出的清代诗人,他的生平和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许珏的诗歌创作涵盖了多种题材和风格。他的诗作以其深厚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而闻名。例如,他的《汾州道中》这首诗充分展示了他的才情。此外,许珏还擅长写挽联和悼亡诗,其中《挽张之洞联·儒雅表人伦》就是他挽联作品中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