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份
注释:我只追求柴米的价格低廉;而不顾我子孙是否愚昧。 赏析:这是一首揭露封建地主阶级剥削本质的诗。诗人通过写自己只图眼前利益,不顾子孙后代的遭遇,来抨击那些只顾眼前的人。 首句“只图柴米贱”,是说为了生活上能节省些开支,连最廉价的柴米也要尽量买,可见他生活的清苦。次句“不顾子孙愚”,则是说,即使生活再清苦也顾不得了,因为子孙愚笨无知,将来是要吃苦头的,所以宁愿自己多受点苦,也不让子孙遭受贫困之苦
【注释】 最愁:最忧愁的是。浮汉沔:指泛舟长江,流经汉水一带。晚泊:傍晚停泊。向寒汀:指船靠近寒冷的江岸。山夹天垂幕:高山像帐幕一样横亘在天空中。舟轻水建瓴:船行水上,像水从高处倾泻下来。家从云外望,猿到夜分听:家在云端之外,猿声在深夜传来。却爱乡园树,苍茫到眼青:家乡的树木苍翠茂盛,一直伸入眼帘。 【赏析】 此诗写舟行汉水时所见之景及所感之情。开头四句是写舟行汉水时所见之景
【注释】 ①“相逢”句:意指诗人和友人在分别之前,话还没有说完。 ②“君欲成”句:意为友人想成就什么事业,诗人感到惭愧,觉得自己辜负了这份重任。 ③“赁舂”句:意为诗人不想做雇工,怕被汉王所不容。 ④“蹈海”句:意为不愿到海上去冒险,更不愿意像秦皇那样去追求那种虚无缥缈的仙境。 ⑤“桃源客”句:意为耻于成为桃花源中隐士,因为那里是世外桃源,而自己却身处人世。 【赏析】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曾期南国共苔岑,班马泪满襟:曾期待与梅定九一起在南方的苔藓之上漫步,但如今他却要北去。这里的“班马”是指汉武帝时的侍从官,这里借指朋友或同僚,而泪水满襟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感伤。 北去沙尘千里暗,天人学争重:北行的路上,千里沙尘遮天蔽日,令人心情压抑
只图柴米贱;不顾子孙愚。
曾期南国共苔岑,班马萧萧泪满襟。 北去沙尘千里暗,西来风雨九秋深。 匡时争重天人学,作客难忘水石心。 寄语白云休怅望,燕台非羡筑黄金
最愁浮汉沔,晚泊向寒汀。 山夹天垂幕,舟轻水建瓴。 家从云外望,猿到夜分听。 却爱乡园树,苍茫到眼青。
梁份是清代的著名诗人,字质人,生于1640年。他不仅是一位地理学家和文学家,还是一位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理解和贡献的学者。 梁份的生平经历非常丰富。他出生在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自幼聪颖有志,少负奇气。由于出身寒微,他曾拜谢文洊弟子邵睿明为师,研习理学。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奋斗,尤其是在康熙初年因家贫逃税牵连被捕入狱九年,后得友人曾若武救助。出狱后,他放荡不羁,弃家奔游四方,不为人所理解
梁份是清代的著名诗人,字质人,生于1640年。他不仅是一位地理学家和文学家,还是一位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理解和贡献的学者。 梁份的生平经历非常丰富。他出生在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自幼聪颖有志,少负奇气。由于出身寒微,他曾拜谢文洊弟子邵睿明为师,研习理学。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奋斗,尤其是在康熙初年因家贫逃税牵连被捕入狱九年,后得友人曾若武救助。出狱后,他放荡不羁,弃家奔游四方,不为人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