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宝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刺绣无心几欠舒: - 刺绣:指女子的针线活儿,通常在闲暇时进行。绣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常用来表达细腻的情感或装饰衣物。这里的“无心”意味着没有心思去做其他事情,专注于刺绣。 - 几欠(jiē):这里可能是指刺绣的速度或技巧上有所欠缺,给人一种不熟练或不够用心的感觉。 - 舒:这里指完成、完成的状态,但因之前提到了“无心”,所以可能暗示着完成的结果是勉强的。 2
注释: 郎家门楼在我家,暮色中轻烟袅袅相对愁。我容貌如花似玉的夫君,无人不到是当头风景。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闺怨的诗。全诗从女主人公的角度写她的所见所思,抒发了她的内心痛苦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郎家门户妾家楼”,意思是说:“我的夫家门楼上是我的家,而你的家门外却是我的家。”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将两人的生活环境进行了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不幸。她身处他乡,没有亲人的照应,只能独自承受生活的困苦。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通读全诗,从整体上理解诗意,然后看选项内容是否符合诗词原意,最后再逐句与原诗句相对照,得出答案。 闻事偶述 阆苑桥西春雨多,伤心春草泪增波。 无人更说升平事,日暮云生闻棹歌。 注释:“阆苑桥西”是说阆苑桥在长安西郊,“春雨多”是说春雨绵绵不断;“伤心”是说春天里看到这绵绵春雨,不禁引起伤春之情。“泪增波”是说春雨打在春草上
注释: 绣被重重卷不舒,绿窗春蚤燕来初。 绣被层层叠叠,紧紧卷着,却始终舒展不开,仿佛在诉说着闺中的怨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东风底事关双泪,湿透红笺小字书。 春风拂动着窗帘,吹来了燕子,也带来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她将心中的情感写在了红色的书信上,泪水湿润了信纸,使书信变得沉重而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作品《闺怨十首》中的一首。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
``` 侍女吹笙出凤池,郎从侍女赠花枝。 指痕应是郎亲摘,簪到红嫣绿减时。 注释:侍女在凤池边吹奏笙曲,那男子跟随她一起采摘花朵作为礼物赠与她。他的手指上还留有刚才采摘的花瓣痕迹,而那些花瓣已经变得鲜艳了,绿色的部分也逐渐减少了。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女子和男子之间亲密互动的画面,通过侍女和男子之间的互动,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诗中的“侍女”象征着纯洁、美丽和优雅
长门怨 翠袖淋漓素腕寒,宫门漏尽夜将阑。 若将妾恨添壶水,滴到平明亦不乾。 注释译文: - 翠袖淋漓素腕寒:形容女子衣袖湿润,手腕因寒冷而显得苍白。 - 宫门漏尽夜将阑:宫门上的漏水声已经停歇,夜色将尽。 - 若将妾恨添壶水:如果把女子的怨恨之情比作一壶水,那么它将会永不干涸。 - 滴到平明亦不乾:即使一直滴到天亮,也永远不会干涸。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华的代表作之一,以“长门怨”为题
注释: 沉沉闺阁夜熏香,准拟东风放海棠。 这是在描写一个女子晚上在自己的闺阁中准备迎接春天来临的场景,她点燃了熏香,等待春风的降临。 青雀西飞鹤东去,落残红烬漏初长。 青雀和鹤都向西飞去,只剩下红色的蜡烛已经燃尽,漏壶的水也漏得差不多了,时间已经很晚。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个女子在闺阁中等待春天来临的场景。她点燃了熏香,等待着春风的到来。然而,青雀和鹤都向西飞去
注释: 古寺萧萧玉作阑,满衣尘土下征鞍。 这是说,古老的寺院中,只有白玉做成的阑干,显得那么冷清,满身尘土的征人正骑着马从外面归来。 老僧相见无茶笋,共坐松庭日影寒。 这里说的是,遇见了一位老僧,他没有茶笋招待我,我们只好坐在松树林中的亭子里,看着太阳落下,影子变得寒冷。 赏析: 此诗写一个从军之人途经报国寺时的情景。首句点明“古寺”,渲染出一种冷落、萧瑟的气氛;次句写自己一身征尘,满身尘土
【注释】 1. 傅日章:作者的朋友。 2. 长乐:指唐代长安城东北的长乐坊,是当时京城里著名的游乐区。 3. 晨钟:早晨报时用的铜钟。 4. 竹马:儿童玩具,用竹子做的,上面有彩绘。 5. 云气正从龙:形容云霞缭绕像龙一样。 6. 赏析:此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致和友人离去的场景,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不舍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注释】: 燕市:指汴京,今河南开封。南头:汴京城南的朱雀门外。君:指欧阳修。谁人:是谁。韵遏行云:形容声音高亢,能止住浮云飘动。北风:指冬风。山寺:山间佛寺。钟声:僧人敲木鱼的声音。夜半:半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好友欧阳修回苏州时作。诗中描写友人归去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友谊。首句“燕市南头晓送君”,写诗人在汴京城门外向欧阳修告别。第二句“谁人高韵遏行云”点明离别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