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宝
【注释】 处士:隐居不仕的人。安公敬仲:指北宋时期中州(今河南)的名士李觏(1009-1059)。李觏,字公择,自号 “ 安简居士”。因居所常以 “ 四安 ” ( 读书安、耕田安、饮酒安、弹琴安)自况,故有“李安靖”、“李安简居士”之称。中州豪杰半朱轮:中州豪杰一半是红缨车。朱轮,古代贵族高官所乘的车。红缨,古代车上的红色饰带,这里代指高贵身份的人。抱志如公有几人:怀抱大志的能有几人?几,何其
谒赵公墓 曾读壶关杜老诗,柏梁高咏有公词。 世惊龙虎千年会,功在玑衡七政司。 东市漫收晁错笏,断坡犹仆魏徵碑。 金縢石室当时事,欲问当年太史谁。 译文: 曾经读过壶关的杜老(杜甫)的诗,柏梁高咏有公词。 世人震惊龙虎千年会,功绩在于玑衡七政司。 东市漫收晁错的笏,断坡仍然躺着魏征的碑。 金縢石室当时的事务,想要询问当年太史是谁? 注释: 谒赵公墓:拜祭赵公文谦的墓地。赵公文谦是唐朝名臣,曾任宰相
徐内翰先生 汉苑探春跨渥驹,冰清无处指瑕瑜。 风云笔㡳词何健,霖雨人间望欲苏。 梦破岂知瀛岛别,剑亡空讶客星孤。 荒坟四尺城南畔,海鹤年年下绿芜。 注释: 1. 徐内翰先生:指的是徐渭,明末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作家和思想家,与郑板桥、李流芳、唐寅并称为“吴门四大家”。 2. 汉苑:汉代皇家园林。 3. 探春:春天的到来。 4. 渥驹:骏马。 5. 冰清:比喻纯洁无瑕。 6. 指瑕瑜
["谒王滹南先生祠" 石宝 中原文献尽南车,独障颓波力有馀。 金马已消天下望,碧山空带昔人居。 心平陈寔能循物,头白扬雄尚著书。 千古来寻高士躅,为公斜日几踌躇。 行过数仞宫,步自庑南入。古祠就荒顿,穹碑犹岌岌。败瓦翳绿草,颓垣跛而立。感此百代人,安能不岌邑。 在昔金氏兴,豪杰稍驱集。惟公负雄才,辩博人鲜及。入掌丝纶言,侃侃激懦习。砥柱不随流,圭璋有操执。 石宝:明代诗人,字邦彦,号熊峰
贞节四咏 其四 旌门百年贞节被新旌,海若山灵恨始平。 国士共高滂母义,路人犹指孟姜城。 已无泪可斑湘竹,惟有心堪付史评。 千古神游九泉下,照人肝胆正分明。 注释:贞节四咏是明朝诗人陈子龙的一首七言律诗,其中“旌门”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建筑,用以表彰贞节之人。这首诗通过对贞节人物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于贞节精神的推崇和敬仰。 第一句“百年贞节被新旌”,意为贞洁的美德历经百年依旧被新的表彰所铭记
中山 西风故国水东流,野客经过雨乍收。 塔影遥连官树渡,雁行多下靖王丘。 春秋百战犹存地,唐宋诸贤半入州。 阅古堂前今夜月,几人华发共先忧。 译文: 中山 秋风扫过故国,江水流向东方; 荒野的行人在雨水初停时分经过。 中山 古老的塔影与官道相接,渡口的景色依稀可见; 大雁成群结队地飞向靖王的陵墓。 中山 历经春秋战国到唐宋,许多英贤已逝; 我们只能在历史长河中寻找他们的痕迹。 中山
翰林王公从之 捋须谁信虎纵横,一字千金有重轻。 身为纲常还壁立,义形声色正霜明。 赵人端不侵然诺,齐史曾何计死生。 天为斯民应有意,尚留此老握机衡。 逐句释义: 1. 翰林王公从之:指翰林王公跟随他们。 2. 捋须谁信虎纵横,一字千金有重轻:捋须谁相信老虎纵横驰骋,一个字价值千金却有轻重之分。 3. 身为纲常还壁立,义形声色正霜明:作为国家纲常的守护者,他仍然坚定地站在立场上
注释: 1. 鹤驭鸾骖势已分,天南地北几劬勤。 鹤驾鸾骖(jiān):形容车马华丽,仪仗整齐。 势已分:形势已经改变。 2. 寸心出泪多成血,万死存孤欲露筋。 寸心:比喻忠心。 3. 有石未填东海水,无风可扫瘴乡云。 4. 片帆飘泊鱼龙窟,神鬼前呵世岂闻。 飘泊:漂泊不定。 神鬼前呵:在鬼神面前呵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贞节四咏》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忠臣烈士的崇敬之情。
诗名:贞节四咏·其一·送终 > 遗言盈耳血盈颐,万里漂沦欲问谁。 > 莒国恸声无地著,柏舟心事有天知。 > 掩形不借偏衾足,抱子犹怜一死迟。 > 遂使韶江芦荻岸,至今风雨泣孤雌。 注释 - 遗言盈耳:形容临终前亲人的嘱咐很多,充满了耳朵。 - 血盈颐:形容流血过多,满口鲜血。 - 万里漂沦:形容四处漂泊,无依无靠。 - 无地著:没有地方安放(悲痛)。 - 柏舟心事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母亲节操高洁、贞烈不屈,颔联写母亲的教诲之深、影响之大,颈联描写诗人对母的思念之情,尾联写诗人的感悟。 “冰霜啮尽齿将枯”,意思是牙齿都被冰霜磨光了,形容母亲的年迈和艰辛。“不藉程婴为保孤”,意思是不用程婴那样的办法来保护婴儿(儿子)免遭杀害。“万里独归双白璧”,意思是远游万里,只带回两只白玉般的美玉(指儿子)。“半生惟听几慈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