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元治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一位孝子的故事,通过生动的叙述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孝道的重要性和孝顺的行为。 诗句翻译与赏析: - 小人有母病不已,十载之中时卧起。(小人之母病重) 描述了孝子的母亲患病多年,他时刻照顾母亲的情景。 - 延求仓扁两三人,蔘苓供奉寻常例。(寻找名医) 孝子为母亲寻访了几位名医,并像常规一样为母亲进补人参和其他草药。 - 展拜公图愧何似,如公方足为人子。(瞻望画像感到惭愧)
《读徐素庵先生慎馀斋诗集谨题二律》 劫火余生鬓发斑,升平重庆返乡关。能忘名利心情淡,恰比神仙岁月闲。 自古高风推叔胄,至今真面识卢山。新诗一卷谁为敌,位置元来李杜间。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树培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徐素庵先生作品的赞赏和对其人格魅力的敬仰。 诗句“劫火余生鬓发斑”意味着在经历了战乱之后,诗人的头发已经斑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晚年的沧桑与经历
【注释】 世路:世间的道路。窥破:洞悉。此中情:这其中的真情。 家贫:家境贫寒。自觉:自感。泰:安定,安宁。 世浊:世间污浊。何妨:有什么妨碍。 盟心白水:喻指清正廉洁。盟心:指忠诚之心。 南州:指南宋时建康(今江苏南京)。高士:高尚的人。 岂仅:难道只有。诗篇:诗歌作品。系重轻:影响轻重,即决定作品价值高低。 赏析: 徐素庵先生是元末明初诗人,他生活的时代,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人民痛苦不堪
嫁次女素丝作二首 敬戒毋违母命之,阿翁庭训寓新诗。 堂前萱草忧宜解,衣里芦花冷要知。 内则一篇常诵习,大家七诫莫忘遗。 百年好合从今始,不比深闺作女时。 注释:敬慎地告诫不要违背母亲的命令和教诲,这是父亲在庭训女儿时所说的话,寓含着新的内容。堂前的萱草应该让人放心,因为它能驱除忧愁;衣里的芦花让人感到寒冷,因此要牢记母亲的叮咛。家中的《内则》篇经常诵读学习,要铭记父亲的教诲
诗句解释: 1. 遍走天涯三十霜,家园风景苦难忘:描述诗人走过了漫长的人生之路,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和困苦,但他依然对故乡的美景念念不忘。 2. 潭州太守留遗迹,戎幕参军忆故乡:诗人在潭州担任太守期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而作为一名参军也时常怀念着故乡。 3. 豪气元龙诗草富,传神痴虎笔花香:诗人有着豪放的气质,他的诗作富有诗意,而且他的书法作品也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4. 顾瞻闾墓心诚切
【注释】: 1. 幼读葩经第一章,河洲起化义能详。:在年少时就读过“葩经”的第一章,对河洲起化(即水葬)的意义很清楚明了。 2. 相攸如我诚苛刻,误汝愆期已久长。:像你这样对待我(如同我对待他人一样),实在很苛刻。我对你的等待已经太久了。 3. 看到夭桃花绚烂,料来秾李品端庄。:看到了夭夭开放的桃花,预计到丰满的李花也会很端正。 4. 雍雍鸣雁行亲迎,六礼完成好肃妆。
劫火馀生鬓发斑,升平重庆返乡关。 能忘名利心情淡,恰比神仙岁月闲。 自古高风推叔胄,至今真面识卢山。 新诗一卷谁为敌,位置元来李杜间
遍走天涯三十霜,家园风景苦难忘。 潭州太守留遗迹,戎幕参军忆故乡。 豪气元龙诗草富,传神痴虎笔花香。 顾瞻闾墓心诚切,整顿乾坤事正忙
幼读葩经第一章,河洲起化义能详。 相攸如我诚苛刻,误汝愆期已久长。 看到夭桃花绚烂,料来秾李品端庄。 雍雍鸣雁行亲迎,六礼完成好肃妆
章元治是清朝的一位诗人,字赓墀,一字耕士。他的生平、作品风格以及文化成就等方面都有详尽的介绍,具体介绍如下: 1. 基本介绍 - 字号与别名:章元治的字为赓墀,而其别号则被称为耕士。 - 职业背景:光绪年间,章元治通过恩贡考试被录用为直隶州州判,这在当时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官职。 2. 文学成就 - 诗歌创作:除了诗作,他还有多篇诗文作品流传下来,展示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 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