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超英
【注】 飞鸣直上碧云中:林鹤山的《秋兴》诗有“飞鸣直上碧云间”,此句当从此处化出。 蹑屐登山怀谢傅:蹑,踮起脚尖。屐,木鞋。登临高山,怀念谢灵运(谢傅)。 脱巾洒酒羡陶公:陶渊明曾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脱巾洒酒,指陶公。 疏砧响彻三更月:三更,子夜时分。砧声,捣衣杵声。 微雨凉生百尺桐:桐,梧桐树。微雨,细雨。 梦里还家家万里,一年容易又秋风:梦中归乡,家乡万里之遥;时光易逝,又是一年秋风。
【诗句注释】: 一年容易又秋风,物换星移大海东。 —— 一年又到秋天,岁月如梭,沧海桑田,世事多变。 云水苍茫惊去燕,关山迢递感征鸿。 —— 云水茫茫,仿佛有一群燕子被惊飞;关山遥远,让人感到征鸿(指雁)的哀鸣。 杜陵有兴诗怀壮,欧子闻声赋手工。 —— 杜甫在杜陵(即杜工部)时有诗兴,而欧阳修听到声音后写下了赋作。 梧叶满阶谁扫尽,明朝还欲课儿童。 —— 梧桐树叶满地,不知是谁扫尽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理解积累,答题时才能准确作答。本首诗的注释有:“和韵林鹤山秋兴”是作者自题小像并写诗一首。“独坐危楼怒气冲,墙阴唧唧听鸣虫。”是说自己独自坐在高楼,心中怒气冲天,听到蟋蟀的声音。“天高月小宽青眼,木落山空静素衷。”是说天空很高,月光很小,让诗人的眼睛很舒适;树木飘零,山峦空空,让诗人的心情很宁静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日月催人鬓欲蓬,一年容易又秋风。 - 注释:岁月无情,时光易逝,人的白发逐渐增多,如同被日月催迫,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感。 - 赏析: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日月”比作无情的岁月,“鬓欲蓬”则形象地描绘了年老色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2. 西归鹭屿囊羞涩,北上燕京路未通。 - 注释:诗人打算西归故土,却因囊中羞涩而无法携带足够的财物;计划北上京城
和韵林鹤山秋兴 烟消雾敛净遥空,籁韵萧萧隔院通。 【注释】: 1. “烟消”句:“烟”,指炊烟;“雾敛”,指云散,天清。 2. “籁韵”句:“籁韵”,指风吹树林的声音。 3. “隔院”句:“隔院”,指隔着院子。 4. “百代”句:“光阴”,时间,此指百年;“过客”,比喻短暂的人或事。 5. “一年”句:“秋风”,秋天的风;“容易”,轻易地,这里指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 6. “青灯”句:“青灯影”
一年容易又秋风,物换星移大海东。 云水苍茫惊去燕,关山迢递感征鸿。 杜陵有兴诗怀壮,欧子闻声赋手工。 梧叶满阶谁扫尽,明朝还欲课儿童
许超英,字志清,淡水厅竹堑人。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 候选教谕。 广交游,任侠刚直,行事公正,不畏权势。 有所得,辄散济穷民。 因垦户「金广福」奉准开垦竹堑城东南榛莽之区,附近民坟被害甚多,许超英纠合绅董、铺户联名佥禀淡水同知张启?,勘明各处冢墓界址,遂获准立宪禁碑于城内鼓楼下,世有「许举人不畏事」之誉。 许氏不只笔利如刀,诗亦豪放,以下乃据《新竹文献》所刊〈许超英诗〉
许超英,字志清,淡水厅竹堑人。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 候选教谕。 广交游,任侠刚直,行事公正,不畏权势。 有所得,辄散济穷民。 因垦户「金广福」奉准开垦竹堑城东南榛莽之区,附近民坟被害甚多,许超英纠合绅董、铺户联名佥禀淡水同知张启?,勘明各处冢墓界址,遂获准立宪禁碑于城内鼓楼下,世有「许举人不畏事」之誉。 许氏不只笔利如刀,诗亦豪放,以下乃据《新竹文献》所刊〈许超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