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迈远
【赏析】 《楚朝曲》,乐府《鼓吹曲辞》旧题。这是一首描写屈原沉江的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忠贞不屈、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形象,并借景生情,抒发了对屈原的无限敬仰与深切怀念。 首句点出地点,“白云”是楚国的代称。屈原被放逐以后,常在云中徘徊,故有此句。荆山,即荆岑,战国时期楚国的别都,在今湖北宜都西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既绌,怀王使于齐,与晏子谋国事,曰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蒙葺众山里,往来行迹稀:这句诗描绘了庐山周围的群山景色。"蒙葺"意味着山峦被植被覆盖,显得幽静而神秘。“行迹稀”则形容这些地方人来人往不多,显得更加宁静和远离尘嚣。 2. 寻岭达仙居,道士披云归:诗人继续描述登山的过程,寻找着通往仙人住所的路径。“披云归”形容了道士们仿佛从云雾中归来的景象,增添了一份神秘和超凡脱俗的感觉。 3. 似著周时冠,状披汉时衣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概括诗句含义和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仔细阅读每句诗,理解其大意及表达的情感,同时还要注意题干所给出的注解提示,从中提取关键词句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作答。 本诗首二句,点出“临终”的情境:“伤歌入松路”。这两句的意思是:在松柏丛中,我唱起那伤心的歌谣。这里“伤歌”指悲凉的歌声。“松路”,即松林中的小路
胡笳曲 轻命重意气,古来岂但今。 缓颊献一说,扬眉受千金。 边风落寒草,鸣笳坠飞禽。 越情结楚思,汉耳听胡音。 既怀离俗伤,复悲朝光侵。 日当故乡没,遥见浮云阴。 注释: 胡笳曲:指古代的《胡茄十八拍》,是一首描写离别悲伤的歌曲。 轻命重意气,古来岂但今。 轻命:轻视生命,指不珍惜生命。 重意气:重视义气,指有正义感。 古来:自古以来。 岂但今:不仅是现在。 缓颊:请求别人帮助说话
这首诗的作者是佚名,大约是唐代人。这首诗的内容是: ```plaintext 飞来双白鹄 可怜双白鹄,双双绝尘氛。 连翩弄光景,交颈游青云。 逢罗复逢缴,雌雄一旦分。 哀声流海曲,孤叫出江濆。 岂不慕前侣,为尔不及群。 步步一零泪,千里犹待君。 乐哉新相知,悲来生别离。 持此百年命,共逐寸阴移。 譬如空山草,零落心自知。 ``` 译文: 飞来的两只白鹤多么令人怜爱,它们双双高飞
注释: 十三为汉使,孤剑出皋兰。 十三,指的是汉武帝时期的使者张骞出使西域的年代。皋兰,即今甘肃兰州一带,是张骞出使的地方。 西南穷天险,东北毕地关。 西南,指的是四川盆地。天险,指蜀道险峻。东北,指的是秦岭以北,关中地区。地关,指函谷关。 岷山高以峻,燕水清沮寒。 岷山,即今四川的岷山。燕水,指渭水。清沮寒,形容河流清澈见底,水势湍急寒冷。 一去千里孤,边马何时还。 千里孤
杞梁之妻 灯烛耗尽于黎明,兰花凋零犹早春。 扼腕悲叹非一时,千年之后仍传颂。 贞洁丈夫陷莒国,哀悼齐君结哀声。 惊心动魄似白日,秋云崩落如长洲。 精微之理通天穹,高城化作聩冢坟。 行人迷失路已远,飞鸟失群亦难行。 壮志如金石般坚定,出门后形影相分离。 一去不返尘土中,谁再谈论那声音
长相思 晨有行路客,依依造门端。 人马风尘色,知从河塞还。 时我有同栖,结宦游邯郸。 将不异客子,分饥复共寒。 烦君尺帛书,寸心从此殚。 遣妾长憔悴,岂复歌笑颜。 檐隐千霜树,庭枯十载兰。 经春不举袖,秋落宁复看。 一见愿道意,君门已九关。 虞卿弃相印,担簦为同欢。 闺阴欲早霜,何事空盘桓。 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作。作者通过描绘早晨路上的行人、马匹和风尘的色彩,表达了离别的悲伤
【注释】 百里望咸阳,知是帝京域。 阳春歌:指宋玉的《对楚王问》,其中《阳春》一篇以描写大自然的美为主。 绿树摇云光,春城起风色。 春城:春天的城市,指长安。 佳人爱华景,流靡园塘侧。 丽人:美人。华景:美丽的景色。流靡:形容美女的风采。 妍姿艳月映,罗衣飘蝉翼。 妍姿:美好的容貌。艳月:美丽的月光。罗衣:华丽的衣裳。 宋玉歌《阳春》,巴人长叹息。 宋玉:战国时期著名的辞赋家。阳春
蒙葺众山里,往来行迹稀。 寻岭达仙居,道士披云归。 似著周时冠,状披汉时衣。 安知世代积,服古人不衰。 得我宿昔情,知我道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