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浚
【注释】 1. 忆昔欢游处:回忆起从前欢乐地游玩的地方。 2. 青林蓊翠茅:青翠的树林中长满了茂盛的茅草。 3. 竹皮消旧粉:竹子的皮上已经没有了旧时的斑点(指竹皮上的斑纹)。 4. 榔腹解新苞:用榔头剥开新长出的笋壳。 5. 沙暖鸡乾浴:在暖和的沙滩上,鸡正在干燥的沙子里沐浴。 6. 泥稀燕湿巢:燕子在稀薄的泥土中筑巢,泥很潮湿。 7. 故人谁复在:旧日的朋友还有谁存在? 8. 梦里或神交
《琼山》 环海三千里,珠崖第一山。 名驰四海内,秀出万峰间。 月下森瑶简,风前振佩环。 孤高犹润泽,蜡屐未容攀。 注解: - 琼山:位于中国海南岛的东海岸,是中国南方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环海三百里:形容琼山周围海域广阔,环绕着整个岛屿。 - 珠崖第一山:指琼山在众多山峰中最为雄伟壮丽,如同珍珠般闪耀,是第一座登上的山峰。 - 名驰四海内:意味着琼山的名声远播至海内外,其美景被世人所传颂。
晚适 向晚乘残兴,穿林透水隈。 林空客鸟过,树动觉人来。 山戴云头日,风传涧底梅。 村居多石磴,步步踏苍苔。 译文: 傍晚时分,我带着一点残余的兴致,穿过树林,越过小溪和山丘。树林里空旷无人,只有鸟儿飞过;树林中树叶随风摇曳,感觉仿佛有人走来。山上戴着白云的山顶上,太阳在天上照耀;风从山涧吹来,带着涧底梅花的香味。村庄周围都是石头铺成的小路,每一步都踏着青苔。 注释: 1. 向晚乘残兴
两后过访友人山居 竹杖穿云过,柴扉冒雨开。 好山如洗出,幽鸟似呼来。 感旧哀丝结,开怀醉玉颓。 人生欢会切,欲去重迟回。 译文: 我两度拜访友人的山居, 手持竹杖穿越云雾,推开木制的柴门。 山中的美景如同经过洗涤一般, 山鸟仿佛在呼唤我归来。 怀念过去的时光,心中悲伤, 但一看到美景,心情豁然开朗。 人生的美好时光总是短暂而珍贵, 我本打算离开,但却久久不愿离去。 赏析:
梅溪处士挽章 惆怅清溪上,梅飘雪后枝。 茶烟无鹤避,梁月有人思。 披氅经行处,巡檐索笑时。 空馀陈迹在,风雨草离离。 注释: - 惆怅清溪上,梅飘雪后枝。:表达了诗人对清溪美景的怀念和对梅花飘落的伤感情绪。 - 茶烟无鹤避,梁月有人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图,茶烟袅袅上升,无人躲避;梁上的明月照亮了人们的身影,勾起了人们的深深思念。 - 披氅经行处,巡檐索笑时。
诗句释义 1 南人不识重:这里的“重”可能指的是“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南人(指南方的人)不常见到这一天,因此感到新奇或不熟悉。 - 关键词: 南人、重阳节、新奇 2. 况此北风吹:北方的风在此时吹来,可能意味着天气的变化或季节的转换。 - 关键词: 北风、季节转换、变化 3. 桑梓久违后:指家乡已久未见,桑树和梓树在这里象征着故乡。 - 关键词: 桑梓、故乡、久违
【注释】 梁叔方:人名,这里指作者的朋友。行人:远行之人。养病:指休养生息。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因五岭以南的地理特点而称南岭。古人常以南北为界分东西。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友人归途中作此诗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首句“使节行初返”,是说出使归来了。“初”字表明这次出使时间并不太久;第二句“君恩许暂还”,意思是君王恩准他暂时回家养病,这一句透露出朝廷对梁叔方的厚爱。第三
诗句释义与解析: 1. “晓日都门道” - 此句描绘了清晨时分,在京城的城门处迎接初升太阳的景象。这里的“晓日”指的是早晨的阳光,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而“都门道”是京城的重要道路,代表了繁华和重要的社会地位。 2. “西风酒一卮” - 这句描述了在秋风中畅饮的情景。"西风"通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象征着成熟和收获。"酒一卮"指的是一小杯,暗示着对过往岁月的回顾和对新生活的期待。 3.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赏析”,要求学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此题要注意结合全诗的具体内容来赏析,注意分析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理解诗句的含义。 【答案】 ①晓日都门道:早晨太阳照耀的京城长安的道路;②春风酒一杯:春风吹着微醺的酒杯;③为怜君独去
【注释】: 茫茫黄出塞:辽阔的沙漠。 漠漠白铺汀:白色的浪花铺满了沙滩。 潮回日射星:大海潮汐涨落,太阳照耀着海面。 筑堤连相府:修筑堤防连接相府。 度碛到龙庭:越过沙漠到达龙庭。 西河里:西河的边远地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热海行》。诗中描绘了大漠中的奇景异景,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畏惧心理和对自然的征服愿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豪迈之情。 首句“茫茫黄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