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乘残兴,穿林透水隈。
林空客鸟过,树动觉人来。
山戴云头日,风传涧底梅。
村居多石磴,步步踏苍苔。
晚适
向晚乘残兴,穿林透水隈。
林空客鸟过,树动觉人来。
山戴云头日,风传涧底梅。
村居多石磴,步步踏苍苔。
译文:
傍晚时分,我带着一点残余的兴致,穿过树林,越过小溪和山丘。树林里空旷无人,只有鸟儿飞过;树林中树叶随风摇曳,感觉仿佛有人走来。山上戴着白云的山顶上,太阳在天上照耀;风从山涧吹来,带着涧底梅花的香味。村庄周围都是石头铺成的小路,每一步都踏着青苔。
注释:
- 向晚乘残兴:指夕阳西下时,心情依然不减,仍然保持着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 穿林透水隈:穿过树林,越过小溪和山丘。隈,指山丘、山坳等地形弯曲的地方。
- 林空客鸟过:树林里空旷无人,只有鸟儿飞过。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图。
- 树动觉人来:树林中的树木随风摇曳,似乎有人在行走,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山戴云头日:山上戴着白云的山顶上。这里的“戴”是动词,表示覆盖的意思。
- 风传涧底梅:风吹过涧底的梅花,带来了阵阵花香。
- 村居多石磴:村庄周围的石头台阶非常多。磴,指台阶、石阶等石质结构。
- 步步踏苍苔:每一步都踏着青苔。这里描绘了诗人漫步在村庄周围的石路上,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色。诗中以夕阳、树林、山峦、云朵、风声、涧底梅花等元素为线索,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让人感受到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