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宪
诗句翻译与注释: 《橘洲行》 太湖之水分三支,注为长泖东去无已时。 泖湾之口有大橘,一树盘桓荫门楣,里邻呼为橘洲众所知。 橘岛上的树木下,有矮屋六七间皆茅草屋顶,孝子万生三世以来都居住在那里。 万生穿着没有绫锦华服,吃的食物是肉糜而不是鱼肉。读书谈道,操守步步以古哲自砺,不肯苟且求取。 家里有一个白发的老亲,必须用甘美的食物准备两顿饭食,家境贫穷不常得到,十年客居在外为人训导他的孩子
【诗句】 双龙图 云谷道人手持一片东溪纑,云林散人为作双龙出入清潮图。 砚池浓磨五斗墨,手涂脚踏顷刻云模糊。既不为爬山引九子,亦不作掣电吞双珠。 但见一龙盘空偃蹇飞下尾闾穴,一龙搅海奋迅直上青天衢。 雄者筋脉紧,雌者腹肚粗。双冲交挺白玉柱,两角对树青铜株。 宛宛修尾卷蹴浪花白,聂聂钜甲挟拍□风乌。性驯肯入孔甲驾,气恶欲踢丰隆车。 张吻啖阿香,舞爪挐天吴。轰霆时或取旱魃,飞雨自足苏焦枯。
湖上二首 绿盖遮笼菡萏,碧澜摇荡鸳鸯。 罨画船中鼓板,销金锅里时光。 注释: 绿盖:荷叶。菡萏:指荷花。罨画:装饰有绘画的。销金:指锅具,也比喻贵重的东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湖光春色图。诗中通过对湖上景色和游船上的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美丽世界,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诗意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古代战斗场面的古诗,诗人通过对战场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雄巫咂角神犀吼,翻脚翩跹起筋斗。 注释:巫人(巫师)吹动角号,神犀(神兽)怒吼,战士们翻腾跃起,像猴子一样翻筋斗。 2. 血伥怒嚼葛党刀,剥面腥风下天狗。 注释:血红色的鬼魂(血伥)愤怒地咀嚼着葛党人的刀,腥风扑面而来,好像天狗(天帝的宠物)在咆哮。 3. 乌骓挐云捷飞豹
注释: 1. 夜月:夜晚的月光。 2. 小楼:指诗人居住的小房子。 3. 筚篥(bì lì):一种古代乐器,用芦竹做成,吹奏时有特殊的音调。 4. 东风:春风,指春天的气息。 5. 深院:指庭院深邃、幽静的地方。 6. 琵琶:一种古典弦乐器,常在宴饮等场合演奏。 7. 料理:整理,打扫。 8. 宿酲(chéng):宿酒未消,即宿醉。 9. 邻家:隔壁人家。 赏析:
《太真明皇并笛图》是明代诗人张宪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翻译和赏析: 1. 诗的原文: 黑奴弦索花奴鼓,惮奴抚掌阉奴舞。 阿环自品玉玲珑,御手夷犹亲按谱。 风生龙爪玉星香,露湿樱唇金缕长。 莫倚花深人不见,李谟侧足傍宫墙。 2. 诗句翻译: - “黑奴弦索花奴鼓”描述了音乐场景,黑奴弹奏着弦乐,花奴则吹奏着箫。 - “惮奴抚掌阉奴舞”描绘了皇帝亲自指导宫廷中的太监舞蹈。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王建(767~835),字仲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大和年间进士,曾任县尉、监察御史等职。其诗多为乐府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生活。这首《周昉横笛图》描绘了一幅古代宫廷女子吹笛的画面,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写,反映了宫廷生活以及女性在音乐领域的才华。 下面逐句进行解释: 1. 一妇跨镫如习骑,一妇鹄立类勇士。 “一妇”指的是图中的两位女性,她们分别骑着马并坐在凳子上
槎洲歌 明珠洲,水西行九万七千里,上通箕尾,银河如带。洲中三万六千顷地,登天贯月之槎。 洲旁瑶草白似雪,琼林大树高可五百尺,樛枝璚瑰葩。 人间百世始一日,何有寒暑岁序白兔随朱鸦。家鸡晓啼,朝阳九苞凤,家犬午戏,于阗狮子五色石盘拿。 雪龙切鲙色夺日,月露注酒光灿霞。白石髓,青胡麻,王母蟠桃七颗碧玉斗,安期大枣五尺青铜瓜。 明星之精,化作老仙降槎上,手挥白鸾尾,身坐白鹿车。 长发晞绿水,童脸浮丹砂
注释:在层层远山的尽头何处?矮房密布,是谁家的村庄?夕阳下的烟树中,归鸟正飞回;清溪上,横放着一只古老的渡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景色,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宁静。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注释】 槎洲歌:泛指古代的诗歌。槎,木筏。驾鹤,乘着仙鹤,比喻神仙。一去五年载,一去就是五千年的时间。归来重醉槎头槎,回到这里来,又像当年一样喝醉了酒,躺在木筏上。 【赏析】 《槎洲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槎”代指古代的“木筏”,通过描写木筏上的人乘着仙鹤飞升天庭的神话故事来表达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的仙人乘着仙鹤飞升到天空中,一去就是五千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