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宪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语言特色的分析鉴赏。这是一首写归思的诗,全诗从“闻说江城破”到“春事愁花朵”共八句,前六句是诗人归心似箭,急盼回家的心情,最后两句则是表达自己的归乡之志已立,不再想兵戈之事。 闻说:听说。江城:指临安,今浙江杭州。江城破,即临安陷落。归心:归乡之心,此处指作者渴望回归故土的心情。惊:惊动,使动,使……惊动/受惊。肺肝:比喻心情。从此:从此以后。热:烦扰。手足
【注释】 宿雨:早晨的雨。 翠鸟:翠色的小鸟,这里比喻春天的生机。 青牛:指草地。在古代诗歌中,草也常用来比喻人的生命力和活力。 怪石:形状奇特的石头。 长杉:高高的松树。 【赏析】 《春登永安寺》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写春日登临永安寺时所见之景,抒发了诗人怀有壮志而不得施展的感慨。 首联“宿雨忽开雾,凭高散旅愁”,描写了诗人登上永安寺后,突然发现天边飘浮着淡淡的云气
【解析】 此诗首句“胡姬年十五”是全诗的引题,为下句“芍药正含葩”做铺垫。第二句“何处相逢好”是全诗的中心句。第三句“并州卖酒家”点明了地点,同时照应了题目。第四句“面开春月满”,写胡姬之容,与上句中的“何须罗扇遮”相呼应。第五句“眉抹远山斜”,写胡姬之眉,用“抹”字,形象生动,既写其长,又写其细。第六句“一笑既相许”,写胡姬之笑,既写其美,又写其真。最后一句“何须罗扇遮”,既是对上句的回应
寄天香师 圆帽顶红毳,方袍搭绛纱。 海龙邀早饭,山鹿进秋花。 试墨探倭纸,寻泉斗建茶。 时抛红豆粒,竹下唤频伽。 【注释】 - 圆帽、方袍、绛纱:指僧人的装束。 - 海龙、山鹿:指和尚和动物。 - 倭纸:日本产的纸张,这里指用它来写字。 - 斗建茶:指的是日本产的茶。 - 红豆粒:佛教中象征佛祖舍利的一种吉祥物。 - 竹下唤频伽:在竹林里呼唤佛名“频伽”的佛教用语,表示念经。 - 赏析
【解析】 此首诗写在灯下怀念故园的景与物。首联回忆往昔在店中,坐在高高的山头,看着夕阳西沉的情景;颔联是写山中的景物:树声呼出月亮,石角挡住回云;颈联是写野鸡穿过花丛看到月影,听到清猿的叫声隔涧传来;尾联写马头上的三四个孩子曾缚住一个老将军。全诗以“忆”字为贯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答案】 ①童婆店:指家乡的小店。②高屯:山高的地方(即高台、高地)。③夕曛:夕阳西沉。④树声
【释义】 都是越州客,同为庄舄吟。潮来鳗井沸,龙起镜湖阴。烽火临边急,池塘入梦深。兰亭修禊处,无复旧携琴。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伤今的七律。首联两句点明自己与赵伯温同为越州人,并都曾吟咏过庄舄的诗句;颔联写潮涌时鳗井沸腾,池中水龙腾起,以表现战火逼近边城时的情景;颈联以池塘和梦境来比喻战争带来的灾难和百姓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尾联回忆当年在兰亭聚会,而今却已无此机会了
注释: 1. 次钟君来韵:这是一首回应钟君的诗,所以我用“次”这个词来表示。 2. 我爱山中好,全无俗事牵:我喜爱山中的宁静美好,没有任何世俗的纷扰。 3. 秋霜溪口树,春水渡头船:秋天的霜冻覆盖在溪口的树木上,春天的河水流经渡口的船只。 4. 豆熟白鹇聚,花开锦雉眠:豆子成熟时,白鹇鸟聚集在一起;花朵绽放时,锦雉鸟儿沉睡其中。 5. 官闲僧舍近,棋罢又诗篇:官职空闲时,我靠近僧人居住的房屋
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海陆风光,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 诗句释义: 1. 黄天荡 - 指位于杭州附近的黄天荡地区,地势险峻,水势汹涌。 2. 昆明劫烧成灰火 - 形容这里曾经发生过严重的火灾。 3. 临平葑湖拨不开 - 描述湖水广阔,难以逾越。 4. 黄泥万顷下无底 - 黄泥土堆积如山,深不可测。 5. 海眼一丝通往来 - 大海的出口只有一线
林甫官朝日,韩休罢相时。 新台初纳妇,兴庆又生儿。 玉栅笼鹦鹉,金盘进荔枝。 内前车马棘,无地避诸姨。
并倚两娇娆,人呼大小乔。 腕松红玉钏,钗亸紫金翘。 公瑾应同调,孙郎早见招。 独怜铜雀瓦,风雨夜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