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劫烧成灰火,临平葑湖拨不开。
黄泥万顷下无底,海眼一丝通往来。
南徐江边海鳅走,江神顿足黄龙吼。
便翻银汉濯泥沙,要使妖蛇先授首。

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海陆风光,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

诗句释义:

  1. 黄天荡 - 指位于杭州附近的黄天荡地区,地势险峻,水势汹涌。
  2. 昆明劫烧成灰火 - 形容这里曾经发生过严重的火灾。
  3. 临平葑湖拨不开 - 描述湖水广阔,难以逾越。
  4. 黄泥万顷下无底 - 黄泥土堆积如山,深不可测。
  5. 海眼一丝通往来 - 大海的出口只有一线,象征着自然界的规律与秩序。
  6. 南徐江边海鳅走 - 描述南浔地区的水域中,有海鳅等小鱼穿梭。
  7. 江神顿足黄龙吼 - 形容江河之神在愤怒时的样子,以及声音如同黄龙。
  8. 便翻银汉濯泥沙 - 比喻自然力量可以净化世间的污垢。
  9. 要使妖蛇先授首 - 强调自然法则的公正性,即使是邪恶之物也要受到惩罚。

译文:

黄天荡,昔日昆明之灾后化为灰烬之地,今临平葑湖波涛澎湃,却难越其界限。万顷黄土之下不见尽头,唯有大海的入口如丝线般细小,连通天地万物。南浔江畔,海鳅游弋其中,江神愤怒地跺脚如黄龙咆哮。自然之力能翻动银河,洗去泥沙,彰显其洁净之能。它要求那些邪恶之蛇先行屈服,以昭示正义之不可侵犯。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赞美以及对正义、秩序和公正的坚持。诗人通过对黄天荡的描述,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力量。同时,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描写,传达了对过去灾难的记忆以及对未来希望的展望。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