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姬年十五,芍药正含葩。
何处相逢好,并州卖酒家。
面开春月满,眉抹远山斜。
一笑既相许,何须罗扇遮。

【解析】

此诗首句“胡姬年十五”是全诗的引题,为下句“芍药正含葩”做铺垫。第二句“何处相逢好”是全诗的中心句。第三句“并州卖酒家”点明了地点,同时照应了题目。第四句“面开春月满”,写胡姬之容,与上句中的“何须罗扇遮”相呼应。第五句“眉抹远山斜”,写胡姬之眉,用“抹”字,形象生动,既写其长,又写其细。第六句“一笑既相许”,写胡姬之笑,既写其美,又写其真。最后一句“何须罗扇遮”,既是对上句的回应,又是对胡姬美貌的赞美。

【答案】

胡姬:女子名;刘越石:指东晋诗人陶潜,他年轻时曾隐居柴桑,后来到京都任职,但被王敦所忌,于是便在家乡种地,自得其乐,陶潜常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表达自己隐居田园、怡然自适的心情。本题中的“刘越石”就是陶潜的别号。拟:仿照……的样子;刘越石:陶潜。

胡姬:女子名;芍药:一种花卉名。含葩:花开。

何处:哪里;相逢:相遇。好:美好。

并州:太原的旧称,今属山西省。卖酒家:卖酒的小摊或酒店。

面开春月满:脸面如春天的月亮般明净美丽。

眉抹远山斜:眉毛像远处山峰一样斜插着。

一笑:一瞥一笑,指胡姬的嫣然一笑。相许:互相许下诺言。

何必。罗扇遮:用纱巾遮住自己的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