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鹧鸪天·为颜蛰廞题杨孟在画石 下拜襄阳结契深。故山风雨忆苔芩。九华应冷壶天梦,万劫难消碧海心。 曾拄笏,话抽簪。云衣惨澹岁侵寻。老来疏酒亲箴石,笑我经年病不斟。 注释: ①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等。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一平韵。 ②下拜:拜倒于地。 ③襄阳:指东汉末年襄阳人张良。 ④结契:结交。 ⑤故山:故乡的山。 ⑥九华:指安徽的九华山。 ⑦云衣:云彩。 ⑧抽簪
注释: 卧鸭池头小苑开,红窗青镜待妆梅。东城杨柳西城草,楚女腰肢越女腮。 译文: 卧鸭池头的一个小花园已经盛开了,红窗和青镜都在等待梅花的妆容。东城的杨柳和西城的草地,都能看到楚地女子的腰肢和越地女子的脸颊。 风有韵,絮多才,晚春盘马踏苍苔。凋鞍好为莺花住,芳意先教凤管催。 赏析: 此词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景象,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自然之美、人情之乐。 上阙写景
诗句“效樵歌”出自《鹧鸪天·效樵人》。 《鹧鸪天·效樵人》是南宋诗人周岸登的作品,通过描绘樵夫的劳作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辛勤劳作之人的敬意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意义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在艺术手法上,诗中运用了典型的田园诗意象,如“云愁霞想散非烟”,“留瑰枕花仍妒”,这些描绘不仅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动的情感色彩
注释: - 诗句:尽有微辞赋洛川。云愁霞想散非烟。纵留瑰枕花仍妒,未托蘅香柳自眠。春殿外,晚宫前。织成腰素削成肩。更从神浒超灵后,遥忆江皋解佩年。 - 译文:诗人以樵夫的辛劳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诗中的“微辞”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爱情的追求。最后一句“遥忆江皋解佩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 赏析
鹧鸪天 一种陂塘绿可怜。板桥低亚不通船。萍花浅水初鸣蛤,槐叶浓阴尚等蝉。 人不到,日如年。谁家水阁枕溪烟。蠡窗半拓湖风里,短榻茶香正午眠。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这首词是作者在闲居生活中所作。 陂塘:池塘。 板桥:指石桥或木桥。 低亚不通船:意思是说,桥太窄小,无法通过船只。 萍花:浮萍上的花朵。 蛤:蛤蜊,一种生活在水底的贝类动物。 槐叶:槐树上的叶子。 人不到,日如年
注释 1. 鹧鸪天:一种词牌名,通常以七言为主,用于表达情感或描述景物。 2. 红蓼梢头涨碧波:描绘了红蓼(荷花)在水面上生长的景象,“涨”指的是水上涨,“碧波”则形容水面颜色如碧玉般清澈。 3. 黄瓜凉粉一舟拿:这里的“黄瓜凉粉”可能是一种食物,也可能是比喻某种东西像黄瓜一样清爽;“一舟拿”可能是指用船运载这种物品。 4. 茭鸡掠食冲门出:茭鸡是一种鸟类,这里指其捕食的情景
夏至日,江村景色宜人,绿意盎然,一望无际。 鹧鸪天:一种词牌名。此诗以鹧鸪天为题,应是作者自度曲作之词。 夏至日:指夏季的正午,即农历六月初四。 江村:指江南一带的小村庄。 嬉:玩耍、嬉戏。 老红生翠一川迷:夏天到了,稻田里生长着茂盛的稻谷,远处望去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令人陶醉。 田娘:农家女子,泛指农妇。 分秧去:把插好的秧苗分开,准备种植。 乡客:外出做客的人。 泥船:用泥土做的小船。
鹧鸪天 路入南桥客思闲。水乡风景画图间。密芦绕屋浑疑海,老树遮门便当山。 波似镜,岸如环。青溪曲折小舟还。归人暗识村前路,逢着垂杨便转弯。 注释: 1. 路入南桥(桥)客思闲:走进南方的桥边,客人们的心思也随之悠闲起来。路入,走进。 2. 水乡风景画图间:水上人家的风景就像一幅画。水乡,指江南水乡,泛指江南一带。风光如画,美不胜收。 3. 密芦绕屋浑疑海:密集的芦苇环绕着房屋,好像大海一样。浑疑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 巷子东边阿那家:小巷子的东头有户人家。 篱根白槿乱开花:篱笆的根部白色的槿树(一种花)开满了花。 病翁缚蔑藩新竹:生病的老人用竹篾编织成栅栏,保护着新生的小竹苗。 村女分筐焙早茶:村里的女子用篮子装着刚烘好的茶叶,准备泡上一杯热茶。 溪百折,路三叉:一条小河绕行曲折,道路岔口繁多。 潮回浅草漾明沙:潮水慢慢退回,浅浅的水草在明亮的沙滩上起伏摇曳。
注释: 1. 水枕抛书睡味长:水枕是在水中的枕头,抛书表示放下书本,睡觉感觉很长。 2. 溪行半晌少村庄:溪边行走了半天,很少有村庄。 3. 前湾知有人家近:前面的湾子里知道有人家靠近。 4. 一径风来豆粥香:一条小路,风吹来豆粥的香味。 5. 藤蔓瓦,树支墙:藤蔓挂在瓦上,树根支撑着墙壁。 6. 午鸡声里绿阴凉:中午的鸡叫声在绿阴中回响。 7. 开门怪底儿童闹:打开门时,奇怪地看到孩子们在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