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有微辞赋洛川。云愁霞想散非烟。纵留瑰枕花仍妒,未托蘅香柳自眠。
春殿外,晚宫前。织成腰素削成肩。更从神浒超灵后,遥忆江皋解佩年。
诗句“效樵歌”出自《鹧鸪天·效樵人》。
《鹧鸪天·效樵人》是南宋诗人周岸登的作品,通过描绘樵夫的劳作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辛勤劳作之人的敬意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意义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在艺术手法上,诗中运用了典型的田园诗意象,如“云愁霞想散非烟”,“留瑰枕花仍妒”,这些描绘不仅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动的情感色彩,也使得整首作品显得更加抒情和富有诗意。通过这些具体的物象,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在情感表达上,诗中的“效樵歌”不仅仅是对樵夫劳动的模仿,更是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寄托。通过这种方式,诗人似乎在向世人展示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性——即通过简单的劳动来获取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使得读者能深入体会到诗人对于简朴生活态度的向往及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某种程度的批判。
从思想内容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樵夫生活状态的描述,反映了一种淡泊名利、返璞归真的人生观。诗中提到的“瑰枕花仍妒”可能寓意着即使是在物质丰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内心深处对于简单、纯朴生活的渴望仍未改变,这种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深刻的文化心理和社会价值观。
周岸登的《鹧鸪天·效樵人》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田园诗作,更是一部充满哲思的生活哲学文本。它启示我们,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中,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珍惜身边的每一份简单而纯粹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