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
【注释】: 乙亥警: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冬。“乙亥”指这一年的农历十月初七。 长驱:指大举进兵。气转盈:形容士气高涨。 两镇元戎:指西夏的两个军头,即李元昊和李元臣。料敌:预测敌人的行动。健旅:健壮的士兵。婴城:据守城池。 楼烦碛外朝鸣角,石岭峰头夜合营:楼烦是今宁夏灵武市东南,古时有楼烦水。碛,沙石流地,多风沙。朝鸣角,指在楼烦碛外鸣角报时。石岭峰头夜合营
【注释】 天畔:山的边际。空阶:台阶,指山间小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山中独行的诗。首句写诗人听到数声钟声,便想到山外的世界,于是提神清思。次句写诗人独自在空阶上行走,看到一轮明月高悬空中,便感到寂寞、清冷。全诗语言朴素无华,意境幽深,给人以清新之感
注释 1. 登高作赋本吾俦:登上高处创作诗文,本来就是我们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俦,同伴,朋友。 2. 闲馆清欢亦胜游:在安静的馆舍中享受清闲快乐也是一种胜游。 3. 天入幽燕瞻上国:天门仿佛通往幽燕之地,遥望中原大地。 4. 地连豫晋忆并州:土地相连豫州和晋地,让人思念北方的并州。 5. 从教月色开新爽:任凭月光照亮新的清爽。 6. 莫遣边声起暮愁:不要让边疆的风声引起我的忧愁。 7.
焦涵一开府云中赋赠 云中旧是濒戎地,警息新当出塞时。 宵旰九重思锁钥,疮痍万姓望旌旗。 交河跃马鲸鲵戢,广野陈兵虎豹驰。 伫奏肤功膺简畀,愿将铙吹入歌诗。 注释: 焦涵一开府云中赋赠:焦涵一(约1083年前后在世),字次公,号潜山居士,安徽歙县人。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进士及第,历任大理寺评事、集贤校理、知制诰等职,曾因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后复职为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官至端明殿学士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指向,如本题“赏析”,然后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要注意答题的语言要准确、简明,不能出现错别字或语病。 本题要求对诗的内容进行赏析。首先,从诗的标题来看,是一首七言律诗,这是由题目可知的
【赏析】 《赋赠袁临侯督学》是明代文学家杨慎为袁临侯而写。诗中赞扬了袁临侯的学识和品行,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品德的重视。 “柏台磊落振孤踪”,这是对袁临侯的赞赏之情的抒发。柏台,即指翰林院,是古代文人学者的聚集之地,这里用柏台来比喻袁临侯的地位和才华。磊落,意为光明磊落,形容袁临侯为人正直、胸怀坦荡。振孤踪,意即振奋精神,奋发向前
午日偶成 为逢午日集园亭,遣兴持杯杯转停。 病后伤时思艾畜,愁来览物感蒲零。 彩丝疑效肠如缕,纨扇应怜鬓欲星。 浩渺忽看溪上水,汨罗千载恨犹醒。 注释: 1. 午日偶成:在午日(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时候,作者偶然来到园亭中游玩散心,心情愉悦地举杯饮酒,但酒喝多了之后,却感到身体不适,于是放下酒杯休息。 2. 病后伤时思艾畜:因为生病,所以感叹时光易逝,怀念过去美好的时光。 3.
九日同潘升允侍御薛行坞简讨宋泗洲验封集李龙门枢部宅漫赋 帝城佳节足追陪,良晤何妨结驷来。 千里一堂今把袂,百年九日此衔杯。 龙山客好仍同健,燕市花寒却早开。 𢬵醉尽忘归去晚,迢迢清漏漫频催。 注释: 1. 帝城佳节:指皇宫中的节日,这里指重阳节。 2. 结驷来:意思是用四匹马拉的车子来接人。 3. 把袂:意思是握手,表示亲近。 4. 百年九日:意指与朋友共同度过的重要日子。 5. 龙山客
注释: 乙亥警 去岁游兵猎雁门,雄关虎豹自云屯。 去岁:指去年。游兵:指外出的部队。雁门:山名,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北部。这里指雁门关。雄关:指险要的关口。 漫切:随意地割断、砍削;也作“谩裁”、“谩截”。书生志:指读书人的志向。 闻鼓偏销战士魂:听到战鼓声会激起战士们的战斗意志。销:消磨、消蚀、消散。 草垛阴风吹白昼:形容夜晚的风很大,吹得白天都变得如同夜晚一样。阴风:冷风。白昼:白天。
诗句输出:北风吹冷透征裘,河水凝愁冻不流。 译文:北风凛冽地吹着,寒气穿透了出征的皮裘,河水也因寒冷而凝固,无法流动。 关键词注释: 1. 北风:古代对寒冷天气的一种称呼,此处表达了天气的严寒。 2. 征裘:指出征时的皮袍,这里用来比喻旅途艰辛。 3. 河水:此处指冬季河流结冰的景象。 4. 凝愁:指因寒冷而心情忧郁,这里表达了对张深之归乡心情的同情。 5. 高都:指高处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