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畔数声钟,听之清思发。
独起步空阶,但见空山月。
【注释】
天畔:山的边际。空阶:台阶,指山间小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山中独行的诗。首句写诗人听到数声钟声,便想到山外的世界,于是提神清思。次句写诗人独自在空阶上行走,看到一轮明月高悬空中,便感到寂寞、清冷。全诗语言朴素无华,意境幽深,给人以清新之感。
天畔数声钟,听之清思发。
独起步空阶,但见空山月。
【注释】
天畔:山的边际。空阶:台阶,指山间小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山中独行的诗。首句写诗人听到数声钟声,便想到山外的世界,于是提神清思。次句写诗人独自在空阶上行走,看到一轮明月高悬空中,便感到寂寞、清冷。全诗语言朴素无华,意境幽深,给人以清新之感。
【注释】 清署偏宜雨:清静的书斋,适宜下雨,比喻书斋的清幽。清署,即书斋;偏宜,适宜;雨,指雨滴。 当垆饮兴增:当垆,在古代指酒肆中的女掌柜,这里借代酒肆。当垆,指酒肆;饮兴,指饮酒的兴趣。 竹窗香雾合:竹窗,泛指书房;香雾,指书香四溢,如云雾缭绕;合,相拥、相随。 草径晚烟凝:草径,指小径;晚烟,指雨后天晴后形成的烟雾;凝,聚集、弥漫。 酒剧苍头妒:酒,泛指美酒;苍头,古时对奴仆的称呼;妒
【注释】 燕邸:指诗人的住处。梁园:即梁苑,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是东汉末年曹操的故宅,这里泛指京城洛阳。方至:刚刚来到。开颜:高兴。草长:野草丛生。空阶:台阶。闲:安静。得句:得到佳句。搦管:持笔。 【译文】 自从从大梁回到洛阳署中,就在这里小酌赋诗以作消遣。 燕王刘桢刚到洛阳,梁园里的宾客也纷纷回来。 频频眺望京城的烟尘,暂时开怀畅饮,解去忧愁。 草长满台阶庭院一片寂静,花开了
春夜 官署饶幽况,含毫对酒垆。 春星临晓树,夜色满平芜。 兴剧呼明月,诗成质老奴。 盘桓不成寐,清坐未言孤。 注释: 1. 官署饶幽况:官署里有很多幽静的景致。饶,丰富、多。 2. 含毫对酒垆:拿着笔在酒垆前饮酒。含毫,指握着笔。酒垆,指酒坛子。 3. 春星临晓树:春天的星星降临在早晨的树上。 4. 夜色满平芜:夜晚的月光洒满了平坦的原野。 5. 兴剧呼明月:兴致高昂地呼唤明亮的月亮。 6.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古诗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题干所给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分析诗歌的大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写作的背景和诗歌的相关知识进行赏析。此题中,第一句中的“爱客”是诗人自指,意思是说诗人喜欢结交朋友;第二句“开门”指诗人在园门迎接朋友的到来;第三句“倚槛”形容花开得十分茂盛;第四句“翠竹”点出园景的优美;第五、六两句写歌舞升平的景象
【注释】 夜坐次武子韵:在夜晚坐着,吟咏这首诗的韵脚。次武子韵:是模仿武子(即谢玄)的诗而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无计堪消暑:没有好办法来解除炎热。 偏宜趁晚凉:正好适合趁着凉爽的时间来乘凉。 都将愁付酒:将忧愁全部寄托在酒上。 不为病修方:不是为了医治病痛才去研究药方。 揽鬓怜余短:用发丝挽起头发,表示自己头发太短。 论心爱女长:以心相交,相互爱护,因为彼此都还很年轻。 赋成聊共质:写成文章后
注释: 苦热屏烛:在炎热的夏日,我只好点燃蜡烛来驱赶蚊虫。 辟暑偏宜夜:夜晚的凉爽空气最适合避暑。 帷灯觉可憎:但帷幔中的灯光让人感到厌烦。 人疑居火宅:人们怀疑这地方就像火宅一样危险。 吾欲踏层冰:我想像踏在厚厚的冰面上。 乍可华樽暗:忽然间,酒杯里的美酒都变得暗淡起来。 从教堆案仍:任凭桌上摆满书卷和各种文件。 呼童亟屏去:赶紧叫仆人把我的书册全部收起来。 照胆有良朋
荷亭饮丁竟豪宪副次韵 其一 负郭成溪隐,闲情合洒然。 学耕时省稼,试钓或临渊。 碧柳垂门外,青山绕座前。 偶延双盖入,光采照池莲。 注释: 荷亭:荷花盛开的亭子。 负郭:位于城郊,四周是农田的意思。 闲情:指悠闲的心情或者闲适的情绪。 洒然:形容心情舒畅、自在的样子。 学耕:学习耕种。 省稼:省去田间劳作。 试钓:尝试钓鱼。 临渊:靠近水边。 碧柳垂门外:外面的柳树垂下绿色的枝条
【注释】 梁苑:汉时梁孝王刘武曾筑此苑,故称。 并州:指今山西太原一带。 深谈:长夜之谈。 添筹:即“加筹”,古代宴会上的一种助兴的游戏。 芒山:在今河南偃师县东南。 【赏析】 《携樽饮胡汉涵民部于杨氏园 其二》:诗人与胡汉涵、民部同游,饮酒赋诗。 首联:“飞觞同醉月,乘兴复登楼。” 诗人和民部等朋友一起赏玩明月下飞觞(酒杯),乘着兴致高,又登上高楼观赏美景。 颔联:“梁苑闻新曲,并州忆旧游。”
注释: 1. 荷亭饮丁竟豪宪副次韵其二:在荷亭为丁竟豪宪副饮酒作诗。 2. 小筑南洲迥:在南边的池塘边建了一座小房子,显得格外清幽。 3. 鸣驺喜贲然:马儿高兴地奔跑着,发出欢快的叫声。 4. 芰荷迎剑佩:荷花迎接着宝剑,形容景色优美。 5. 箫鼓振林渊:箫声和鼓声回荡在树林中。 6. 酒继平原后:我继续喝下去,就像古代的大诗人李白一样。 7. 诗追大历前:我的诗歌追求唐代大诗人杜甫的风格。 8
注释: - 初夏小憩映碧园:在初夏时节,找个地方小憩。映碧园是一个地方名。 - 小憩山园静:在山园中休息,环境安静。 - 清和四月天:四月的天气很清和。 - 柳飞琼玉乱:柳树的枝条像白色的玉石一样乱飞。 - 荷散碧钱圆:荷叶像圆圆的碧钱一样散开。 - 腊酒邻翁送:邻居老人送来的腊酒。 - 芽茶稚子煎:孩子煮的茶叶。 - 声声布谷鸟:布谷鸟的声音此起彼伏。 赏析:
注释: 引水遥通灶,裁山曲抱墙。 高楼窥树远,虚牖纳云长。 译文: 引水到远处的厨房,裁出山峰弯曲地围绕墙壁。 高楼俯瞰树木很远,窗户大敞开纳云长久。 赏析: 《山中杂吟》是唐代诗人王维在隐居辋川时所作。全诗通过对辋川景色的描绘,表达了王维远离世俗、追求自然宁静生活的志趣。 首句“引水遥通灶”,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引水到远处的厨房,将山中的泉水引入家中,为家人烹制美食
【注释】 山中杂吟:作者闲居山中写的诗。 人迹真难到:指深山之中,人迹罕至。 奇花自在生:指山中的奇花自然生长,不依赖人工。 原皆天女散:指山中的土地,就像仙女散落的彩带一样美丽。 安得尽知名:怎么能够知道这所有的山花名字呢? 赏析: 《山中杂吟》是一首描绘山中景色和生活的诗篇。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受,描绘了山林间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生态多样性。
【注释】 樽:指酒杯。孤剑:指诗人自比为“孤剑”。暮云:指暮霭笼罩的云,比喻仕途失意。万里行:指远游。 【赏析】 这首诗是写与友别后,在风雨中独自行走的情景和心情。诗的前两句,以风雨之景,烘托出诗人在风雨之夜与友人分别的凄凉情景;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豪迈洒脱的人生态度,以及面对挫折的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首句“一樽风雨至”,用风雨之夜来烘托与友离别的凄凉情景。诗人说,在这风雨交加的夜晚
【解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细路”句,点明“山中”的小路,是蜿蜒曲折的;“碧藓封”三字,写出山路两旁长满了青苔,显得幽深。“钟鸣”四字,写出了诗人在静夜中行走在山林间的感受,听到寺庙的钟声,才意识到已经来到了寺前。“只隔数重松”一句,表明作者所居之处,与寺庙相隔有好几重松树。 【答案】 诗句译文:细细的小路上曲折盘旋,重又经过被青苔覆盖的原野
【解析】 本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四句八字,语言凝炼,意境深远,有“禅趣”之致。 【答案】 注释 树:指树木,山中草木繁茂的地方。 不见:看不见,指云雾缭绕、遮天蔽日。 翠微:青翠的微光,形容山中景物。 衣湿非关雨:衣衫被雨水打湿并非因为下雨。 译文 树林中看不到山,云雾之中看不见树木。 在翠微中来往穿行,衣衫被雨水打湿却不是因为下雨。 赏析: 这是一首写山中景物的五言绝句。全诗用最简洁的语言
【诗句释义】 1. 空林:空寂的树林,形容环境清幽。 2. 寂无人:寂静无声,没有人声。 3. 清言:清新的言辞,指诗人的诗作。 4. 订:定下, 约定。 5. 流水涧中鸣: 在山涧中的溪流里发出潺潺的水声。 6. 泠然:声音清脆悦耳。 7. 我听:我听到。 【译文】 空寂的山林没有一点声响,我的清新诗篇与谁共同商讨?溪涧里的水声在山涧中回荡,使我心醉神迷。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