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署偏宜雨,当垆饮兴增。
竹窗香雾合,草径晚烟凝。
酒剧苍头妒,诗豪白眼憎。
狂来无着处,却忆六朝僧。

【注释】

清署偏宜雨:清静的书斋,适宜下雨,比喻书斋的清幽。清署,即书斋;偏宜,适宜;雨,指雨滴。

当垆饮兴增:当垆,在古代指酒肆中的女掌柜,这里借代酒肆。当垆,指酒肆;饮兴,指饮酒的兴趣。

竹窗香雾合:竹窗,泛指书房;香雾,指书香四溢,如云雾缭绕;合,相拥、相随。

草径晚烟凝:草径,指小径;晚烟,指雨后天晴后形成的烟雾;凝,聚集、弥漫。

酒剧苍头妒:酒,泛指美酒;苍头,古时对奴仆的称呼;妒,嫉妒。

诗豪白眼憎:诗豪,指有诗才的人;白眼,指不屑一顾;憎,憎恨。

狂来无着处:狂来,指饮酒过量;无着,没有依托;处,地方。

却忆六朝僧:却,转折连词;忆,思念;六朝,指南朝和梁朝;僧,僧人。

【赏析】

《对雨次萧武子韵》,此为作者在一次雨中与友人萧武子饮酒作诗的情景。

首句“清馆偏宜雨”,点出书斋,说明雨天最适宜于读书写作。“清馆”就是“清署”,即书斋,是诗人所居之地。这一句既交代了题意,又引出下文的描写。接着写“当垆饮兴增”,当垆,就是酒肆中的女掌柜,这里借代酒肆。酒肆是文人墨客常去的地方,所以作者说“当垆”就表明自己经常到酒肆饮酒。“饮兴增”三字写出了诗人在雨天里饮酒的兴趣更加浓郁了。“竹窗香雾合”,这是写诗人在书房里读书时,书香四溢,好像有雾气一样,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书香的世界里。“草径晚烟凝”,这是写诗人在书房外面散步时,看见雨后的草地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烟雾,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诗人用“草径”“晚烟”两个意象,形象地表现出雨天的意境。

过片后两句,由外及内,由大及小,由整体写到局部。“酒剧苍头妒”三字,把酒写得有灵性了。苍头,是仆人或侍者的意思。“酒剧”,是指酒喝得太多了。“妒”字写出了酒的本性,它喜欢有人陪它,有人欣赏它。“诗豪白眼憎”三字,将诗人与酒作了比较。“白眼”,是指酒的品性,它不喜欢被冷落,被人瞧不起,总是要与人分享。“憎”,是憎恨、厌恶的意思。诗人说酒有品性,有个性,有感情,这就突出了诗人自己的个性。

第三联写诗人喝酒过量,感到无路可走,只好想起以前在寺庙里的和尚们喝酒的情形。这里的“却忆”二字很妙,表明诗人在醉酒之后突然想起以前在寺庙里喝酒的情景。“六朝”是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统称。“六朝僧”指的是这些朝代的僧人。这句意思是说:我想起了以前在寺庙里喝酒的情形,那时我常常喝得酩酊大醉,然后找寺庙里的僧人一起喝酒聊天。

最后两联写诗人在醉酒之后,忽然想到过去喝酒的经历,不禁感叹不已。“狂来无着处”,写出了诗人在醉酒之后的无奈心情。“狂来”二字表明诗人已经喝醉了,无法自持。“无着处”三字写出了诗人醉酒之后找不到依靠的心情。这两句既是写醉酒之后的无奈,也是写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却忆六朝僧”,回忆起过去寺庙里的僧人喝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饮酒经历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雨中饮酒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饮酒过量后的无奈心境和对过去饮酒经历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如酒文化的盛行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