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暑偏宜夜,帷灯觉可憎。
人疑居火宅,吾欲踏层冰。
乍可华樽暗,从教堆案仍。
呼童亟屏去,照胆有良朋。

注释:

苦热屏烛:在炎热的夏日,我只好点燃蜡烛来驱赶蚊虫。

辟暑偏宜夜:夜晚的凉爽空气最适合避暑。

帷灯觉可憎:但帷幔中的灯光让人感到厌烦。

人疑居火宅:人们怀疑这地方就像火宅一样危险。

吾欲踏层冰:我想像踏在厚厚的冰面上。

乍可华樽暗:忽然间,酒杯里的美酒都变得暗淡起来。

从教堆案仍:任凭桌上摆满书卷和各种文件。

呼童亟屏去:赶紧叫仆人把我的书册全部收起来。

照胆有良朋:让我的友人帮我驱散这些蚊子。

赏析:

诗以“苦热”开篇,描绘了一个酷热难耐的场景。接着,诗人用“辟暑”二字点明自己的行动——点燃了蜡烛。然而,这烛光虽然驱赶了蚊虫,却也带来了另一番景象。“帷灯觉可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蜡烛光影的厌恶之情。

颔联“人疑居火宅,吾欲踏层冰”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他担心被蚊子叮咬,仿佛生活在火炉旁;而他又渴望能够像踏在冰面上那样,远离蚊虫的威胁。这种矛盾的心情使得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颈联转而写环境。“乍可华樽暗,从教堆案仍”,诗人想象着,若是能将那些华美的酒樽全都收起,或是让桌面上的书籍、文件全都散去,那该有多好。这里的“忽”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急切与无奈。

尾联“呼童亟屏去,照胆有良朋”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命令仆人迅速收起书籍和文件,同时,他也希望友人能帮他驱赶蚊虫。这里的“急”字,展现了诗人对于驱蚊的迫切心情。

此诗以“苦热”开篇,通过对比烛光与蚊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通过命令仆人收起书籍、文件以及希望友人帮忙驱赶蚊虫,表达了对清凉环境的强烈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