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
【注】峨谷:指峨眉山。 五峰知不远,峨谷亦殊佳。 五峰:指峨眉山的五个山峰,分别是报国寺、伏虎寺、金顶、纯阳馆和千佛庵。 知不久:指距离不会很远。 峨谷:指峨眉山中名胜古迹。 殊佳:特别美丽。 水绕明珠曲,山排翠髻丫。 珠:指峨眉山上的白水河,是一条蜿蜒流淌的山涧。 翠髻丫:形容山峰挺拔秀丽。 翠髻:用来形容山峰像女子的发髻一样。 岚光衔古寺,树色吐村家。 岚光:指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 古寺
【注释】: 涵虚阁四咏 其一 流觞 流觞溪水曲,杂坐列群仙。——在溪水中举行“流觞”之诗会,众人聚坐在流水旁边,如同列坐于仙境的仙人。 筹借新花作,杯凭细浪传。——以新花为筹码,酒杯随小浪传递进行饮酒。 飞扬尘外客,潇洒镜中天。——飘飞的尘埃之外,如仙人般飘逸;在镜子里面看自己像在天空中一样。 远忆兰亭迹,山阴脩禊年。——远想起兰亭的旧迹,那是山阴王羲之修禊节时所举行的一次盛会。 赏析:
【注释】 惟恐行将尽,行来境益偏:惟恐,唯恐,怕。将尽,快要结束。境益偏,境界越发偏僻。 石林披雾入,翠壁扪萝穿:石林,指山中石峰林立,如云海。披雾,披着雾气。入,进入其中。绿萝,常绿藤本植物。扪萝,攀援。穿,通过。 径转全无路,峰回别有天:径转,道路转弯。全无,完全没有。峰回,山峰曲折。别有天,另有一种境界。 渐看日欲暮,爱此且停鞭:渐看,渐渐看到。日欲暮,太阳快落山了。爱此,喜欢这种景色
注释:在山中行走,处处都是美景,何不任其自由游览。 草间横卧着乱石,树梢上挂着寒流。 古洞在晴天像雨露一般,阴崖在夏天也如同秋天。 都知道延胜赏的地方,到处都能见到高楼。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首联“行处山俱好,何妨任意游”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他发现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美丽的风景,因此可以随心所欲地游玩。颔联“草间横乱石
【注释】 清凉石:一种石头,常在山涧或溪边。 王永泰:人名,此处指与诗人对奕的棋友。 欲证三乘妙:指通过围棋来领悟佛教三乘法要之妙理。 非争一局强:意谓胜负不重要,重要的是悟道。 山中人自静:指山居之人性情恬淡,不与人争斗。 子夺琉璃色:指棋子被对方夺得后颜色改变。 枰分薝卜香:指棋盘上黑白双方各占一边,互不侵犯。 岂同赌墅客:指赌墅客多好胜,而诗人则不同于此。 定不碍清凉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松塔的画面。浮图指的是佛塔,耽夙寄指的是对佛塔的偏爱。细叶攒峰削形容松塔的枝叶茂密而密集,高柯累级遥则形容松塔的层级很高。沸涛仙梵落和掩盖宝幢摇分别描述的是佛塔周围的水声和佛像的庄严。舍利应曾贮表达了诗人对于佛塔中舍利子(佛教圣物)的怀念之情。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松塔的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松塔的美丽和神秘。诗中的“浮图”指的是佛塔,是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然后根据注解注释,结合全诗理解内容大意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或语病。 圆照寺:寺庙名。 圆照旌幢望欲遮,我来空自问袈裟。 旌幢:即旗幡,是佛教徒所持之物,用来装饰佛塔、佛像,表示敬仰。这里指寺庙的旗幡。 望欲遮:形容旌幢高大而茂密。 我来空自问袈裟:我来空自问
【注释】 结客:指结交朋友,泛指交结游侠。场:原指市井,这里指宴会或集会的地方。长袖:指衣服的袖口很长。翩翩:形容舞姿轻盈飘逸。白皙郎:洁白俊美的年轻男子。紫骝:马名。《汉书·张敞传》载:汉成帝时,张敞为冀州刺史,“车骑甚盛,肩不窥门”。斜控:即斜挂。绿丝缰:用绿丝做的缰绳。青齐:齐国的别称,这里指齐郡一带。何人:谁,什么人。孟尝:战国时期齐国的丞相,名田文,以养士闻名
罗㬋寺: 一路寻僧苦寂寥,罗㬋寺里漫相招。 番僧貌古言难晓,一语都无意较饶。 注释: 1. 罗㬋寺:位于今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境内的岷江、青衣江交汇处的一个小镇,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诗人在寻找僧人的过程中感到寂寞和孤独,于是来到了罗㬋寺。 2. 漫相招:随意邀请,表示诗人对罗㬋寺的喜爱和向往。 3. 番僧:指来自异国他乡的僧人,这里可能指的是藏传佛教的僧侣。 4. 貌古言难晓
【注释】 万年社:指佛寺或道观。合受清凉福,还依云水僧。来者是修行之人。 到来莲社寂,真似玉壶澄。来到此地心如止水,清静无尘。 夏日犹飞雪,东风不解冰。夏天的炎热,如同冬天里的寒风一般。 家乡逾百里,三伏苦炎蒸。离家万里,在酷暑之中忍受煎熬。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佛寺环境的诗。首联写自己到寺院中参禅学道,受到清净之福;颔联写寺院幽静,环境清雅;颈联写夏至时节,寺院里依然有雪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