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俨
雨后咏怀四首 其一 秋雨一番过,秋风转觉清。卷帘黄叶落,倚杖白云生。学省虚官署,乡书计客程。砧声何处发,偏动老夫情。 注释:秋天的一场雨过后,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让人感到心情舒畅。打开窗帘,可以看到黄色的落叶纷纷落下,我靠在一根柱子上,看着天空中的白云缓缓飘过。虽然我在学宫担任虚职,但是心中仍然挂念着家乡的家人和朋友。每当听到远处传来的砧声,总是让我想起远方的亲人。 赏析
绝无尘踪到,一室净纤尘。 树老风梢折,阶寒露菊新。 少陵悲旧雨,尼父叹孤邻。 吾衰竟如此,吾道未忧贫。 注释解释: - 绝无人迹到:指四周没有人的踪迹,非常安静。 - 一室净纤尘:整个房间都干净整洁,没有一丝尘埃。 - 树老风梢折:树木因年代久远而变得衰老,风吹过树枝会断裂。 - 阶寒露菊新:台阶上因为露水的关系而显得寒冷,但菊花却显得格外新鲜。 - 少陵悲旧雨
【注释】: 暮天摇落迥,山色有无中。篱槿含花紫,池莲坠粉红。江清波涌练,云净月流空。闺中倚虚幌,老病念衰翁。 【赏析】: 《暮秋江行值雨》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秋天。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暮秋时节乘船沿长江东下时,沿途所见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暮天摇落迥”,暮秋的天空高远,苍茫无边,给人一种空旷辽远的感觉;“山色有无间”
喜秋 黍稷闻皆秀,鸡豚喜渐肥。 野人能足食,游子憺忘归。 雨后夕阳好,风前秋叶稀。 沈郎多病久,一任减腰围。 注释: - 黍稷(shuì jì): 指谷物。 - 鸡豚(zhū):指家禽家畜。 - 野人(yě rén):指农村的居民或隐士。 - 游子(yóu zǐ):指在外漂泊的游民。 - 雨后夕阳好:形容雨后的夕阳景色宜人。 - 风前秋叶稀:秋风过后,树叶稀疏。 - 沈郎:代指诗人自指
【注释】 1、抱疾形容改:抱病,指因病不能参加活动。形容,修饰。 2、无情岁月忙:无情,无心,不关人情;忙,匆忙。 3、草深栽药圃:草长满的地头是药圃。 4、洲渚蒹葭白:洲渚,水边高地;蒹葭(jiān jiā),多年生草本植物。蒹葭白,意思是蒹葭在水边生长,显得洁白无瑕。 5、山林橘柚黄:山林里橘子和柚子都成熟了,颜色呈金黄色。 6、筇竹杖:筇(qióng)竹杖,用筇竹做的手杖;筇
注释: - 送周庸节赴镇蛮通判: 送别周庸节到蛮夷之地任职。 - 拜命为通守: 被任命担任通守官。 - 迢迢赴镇蛮: 长途跋涉前往蛮夷之地。 - 聪明敷政易: 聪明的人治理政事容易。 - 抚字得宜难: 安抚百姓、教育子弟不容易。 - 涨海春风远: 在遥远的海潮中感受着春风。 - 山云晓日寒: 在清晨的山间看到寒冷的云和阳光。 - 比来多计吏,毋惜报平安: 近来很多官员,不要吝惜向朝廷报告平安。
感秋 雨脚疏还密,云头暝复开。 残蝉辞夏去,一雁送秋来。 白发人空老,青云心已灰。 闺中刀尺冷,砧杵又相催。 译文: 秋天的雨时疏时密,云层时而明亮时而昏暗。夏天的蝉声渐渐消失,一只孤雁在天空中飞翔,带来秋天的到来。时光匆匆流逝,白发人逐渐苍老,心中充满了失望和绝望。闺房中的工具被冷落,砧板和木杵的声音不断响起,催促着织布机上的女工继续劳作。 注释: 1. 雨脚疏还密:指秋天的雨时大时小
不寐 病久浑无寐,更阑气转凄。 露寒蛩响歇,月落雁声低。 老厌身为患,魂销梦欲迷。 箧中袍笏冷,空自听朝鸡。 注释: - 病久浑无寐:长期生病无法入睡。 - 更阑气转凄:夜深时,寒意和凄凉的风声交织。 - 露寒蛩响歇:露水寒冷,蟋蟀的声音渐渐消失。 - 月落雁声低:月亮落下,大雁的叫声也低沉了。 - 老厌身为患:年老体衰,身体成了疾病的原因。 - 魂销梦欲迷:灵魂消沉,连梦境都变得迷茫。 -
【注释】 东里学士:指王维。王维曾为中郎将王之涣的幕僚,故称“东里学士”。携酒肴:带着酒菜来赏菊。对酌:互相斟酒劝饮。酬寄:答谢、赠别。 【译文】 雨过天晴,风和日丽,正是菊花盛开时节。霜打过的菊花,纷纷扬扬地洒落一地。黄色的菊花淡泊秋色,青山深锁暮云。 我拿着酒杯与王之涣一同赏菊,孤身一人在异乡,心中不免惆怅。临别时不知自己喝到醉了,醒来已是半夜时分。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清风如箭促行舟,下俯冯夷碧洞幽。 - 释义:清风如同利箭一般催促着船行进,船身低俯,可以看到冯夷的碧绿洞穴显得幽深莫测。 - 赏析:此句通过“清风如箭”和“冯夷碧洞”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在小孤山旅行时感受到的自然景观之美。清风和煦,如同箭一样迅猛,催促着船只前行;而冯夷的碧绿洞穴则给人一种深邃、神秘的感觉。 2. 雪浪晚摇江月冷,石门寒浸海天愁。 - 释义:傍晚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