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俨
【解析】 此诗的大意是:小小的溪堂上白雪覆盖着屋檐,梅花枝上的玉色纤纤如美人之手。山头月落人初睡,猛虎一声风满帘,惊醒了诗人入眠的心。 译文:小小的溪堂上白雪覆盖了屋檐,梅花枝上的玉色纤纤如美人之手。山头月落人初睡,猛虎一声风满帘,惊醒了诗人入眠的心。 注释:曾氏八咏为子棨侍讲赋其四:虎溪积雪(《曾季貍集》,卷六)。曾棨,字子棨,号石屏,湖南长沙人;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进士,历官至中书舍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题子昂枯木竹石》。全诗如下: ``` 碧海珊瑚树,晴窗彩凤翎。 紫苔封琬琰,翠袖倚娉婷。 秋色淡华屋,凉风生画屏。 玉堂归老日,松雪洒余馨。 ``` 译文: 在碧海中生长着珊瑚树,晴天时窗户上绘有彩凤翎。 紫色苔藓封住了美玉般的琬琰,翠绿色的袖子倚靠在娉婷的女子身旁。 秋天的色彩淡雅,华丽的房屋显得更加宁静。凉风从画屏吹出,让人感觉舒适宜人。 回到玉堂后
昨天我接到了召见的诏书,因为旧病不能前去,心中感到异常感激,就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年老体衰新近看镜子,形容憔悴瘦弱生。 昨夜独自被召到朝廷中,只增了一层惭愧和愧疚情。 白头发像千根短丝一样细,一颗红心却比一寸明。 玉堂殿宇在天上近处建,整天彩云飘荡绕天边。 注释: 1. 昨承召命:昨天晚上接到了召见的诏书。 2. 末疾:指老年的疾病。 3. 孤前席:古代座位是前后相向而坐,席子为长形
《曾氏八咏为子棨侍讲赋 其二 双汉流水》是明朝诗人胡俨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解读诗句,并附上翻译、注释和赏析: - 原文: 一径绿阴清杳杳, 双溪流水碧迢迢。 如何画得溪中景, 花映青山柳映桥。 - 译文: 一条小径旁边是郁郁葱葱的绿色树荫,清新幽静; 两条清澈的小溪从远处流来,波光粼粼。 如何描绘出这溪中景色的美丽动人? 花儿在青翠的山峦间绽放,柳条在小桥上摇曳生姿。
诗句释义 1 千载繁华地:表示这个地方历史悠久,曾经是繁荣的象征。 2. 青山今古同:表示青山依旧存在,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能看到。 3. 楼台明月在:指的是扬州的高楼和月亮依然存在。 4. 歌舞彩云空:指扬州的歌舞已经消失,只剩下空荡荡的天空。 5. 草没雷塘路:雷塘路已经被草地覆盖,变得不再明显。 6. 花残隋苑风:隋朝的花园已经凋零,只剩下风吹过时的痕迹。 7. 经过求古迹
【注释】 ①“旧说”二句:指扬州历来有“天下之盛,扬为首”(杜牧《题宣州开元寺塔》)。②“繁华”句:形容扬州的景色如梦一般美好。③紫云:指天上的紫气。④多情思:指杜牧对扬州的感情。⑤樽前:指宴席上。⑥消魂:极度悲伤,魂魄都要消散。⑦“可怜”句:指扬州的景色使杜牧感到伤感而落泪。⑧问紫云:指杜牧曾向人询问过紫气,以表达他对扬州的情感。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览扬州时作。诗人在扬州时,正值春色盎然
诗句释义与译文如下: 维扬自昔盛繁华,香霭彤舟映晓霞。 维扬自古以来就非常繁荣昌盛,晨曦中的彤红船只与朝霞相映。 野店停舟询往事,水亭吹笛是谁家。 在郊外的小店停船询问往昔的故事,水边亭子的笛声是谁家的呢?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每句都包含关键信息,同时提供了必要的注释,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背景和含义
越桥 浩荡东风海子桥,马蹄轻蹴软尘飘。 一川春水冰初泮,万古西山翠不消。 何处小车联绣幰,谁家华馆拥金貂。 广寒宫阙红云近,时有天香下碧霄。 (注释) 注释:越桥:指越王勾践所建的石拱桥。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越桥的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来表现桥的雄伟与美丽。首句写桥横跨江面,连接起两岸;次句写桥上车马往来如织;三、四句则描绘出一幅春天里桥下的江水开始解冻,西山依旧郁郁葱葱的景象;五
【注释】 曾氏八咏:曾几的《八咏诗》。子棨:曾子棨,字子棨,曾巩之子。侍讲:侍奉老师讲解经书。赋:作诗。 九峰迭翠(jiècuì):形容山峰重叠,色彩斑斓,像层层碧绿的翠色。 芙蓉:荷花。 卷帘:拉开窗帘。相对:互相映衬。绿云闲:形容绿色的天空,如同天上的白云。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题诗:即作诗。 宛在:仿佛就在。夕阳秋浦间:夕阳西下,秋浦如画。 【赏析】 首句“九朵芙蓉拥翠鬟”,以人喻山
皖山草堂为卢士恒题 何处人家结草堂,皖公山下树苍苍。 行随鹤步云穿径,卧听猿啼月满房。 砌古石粘苔晕碧,林疏风弄竹阴凉。 平生浩有幽栖志,绕望洪崖逸兴长。 注解: 这首诗是诗人赞美皖山草堂的美景而作。诗中描绘了皖山草堂周围的自然风光,如树木苍翠、云径蜿蜒等,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向往和热爱。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渴望隐居山林、追求宁静生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