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
【注释】 扇子:指扇面,即扇骨上的书法。 硬黄细字不足模:硬黄,一种墨色;细字,指用小字书写的行书。 积习:长时间形成的习性。 水墨:指书法中的一种技法——用水浸染。 闲工夫:空闲时间。 膝上无心学李卫:膝上,指的是膝头或膝边,无心学习是指不刻意去学,随意而为。 李卫,这里可能是指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李邕,唐代大书法家之一,擅长行草书,与颜真卿齐名。 腕头有诀付善奴:腕头,指手腕,诀
【注释】 一叶:一片叶子。梧桐:一种落叶乔木,开黄白色花。云:比喻秋天的天空。 江上:江边。纷纷:飘落的样子。 鸦:乌鸟。去:飞走。 不向:不想。声尘:声音和尘世。着意闻:有意去听。 赏析: 《扇子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以“扇”为题,借扇喻心,抒发了作者对纷扰尘世的厌恶和对清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全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是一首优秀的咏物抒怀之作。 首句“一叶梧桐一片云”
诗句释义 1 蚤来晚去海波生: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来迟去早,海面上泛起了波浪。这里的“蚤来晚去”指的是“我”的到来时间较晚,而“海波生”则形容海面上的波浪起伏。 2. 蛮触封疆不足争:这句诗的意思是“蛮族和触蛮的边界之争并不值得争夺”。这里的“蛮”和“触”都是古代对不同民族的称呼,而“封疆”指的是边疆。 3. 袖手更须饶一著:这句诗的意思是“袖着手还需要再做一些事情”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八尺藤床六月天,林间风露饱鸣蝉。 解释与注释: - 八尺藤床:一种用藤条编织而成的床,尺寸大约为八尺(约2.7米)。 - 六月天:指夏季,六月份的天气。 - 林间风露饱鸣蝉:形容夜晚林中微风吹拂,露水充足,蝉鸣声响亮。这里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凉爽的夏夜景象。 2. 手挥如意葛巾堕,谁诵黄庭惊昼眠。 解释与注释: - 手挥如意葛巾堕:用手挥动如意,葛巾随之掉落
注释 1. 峡围碧玉裹青天:形容峡谷如同包裹着青天一样,山峦环绕,景色如画。 2. 栈道凌虚迸出泉:描述栈道横跨在高耸的山峰上,泉水从岩石中涌出的情景。 3. 只有好山须强勉:表示只有优秀的山景需要游客或观赏者去欣赏和努力。 4. 为渠开眼冒风烟:形容为了欣赏壮丽的风景,必须勇敢地冒险前行,冒着风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峡谷风景图。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
扇子诗 扇中世界,诗意盎然 1. 诗稿原文 芒鞋踏破江头路,日渴檀心犹未吐。 浑教开尽不成梅,定应化作相思树。 2. 逐句翻译 - "芒鞋踏破江头路":形容行走的艰辛,暗示作者在旅途中艰难前行的情形。 - "日渴檀心犹未吐":描述旅途中的炎热和疲惫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坚持。 - "浑教开尽不成梅":意味着尽管努力尝试,但结果仍不尽如人意,梅花未能盛开。 - "定应化作相思树"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第一句: “小小愚民岂易欺” - 关键词:“愚民”“欺” - 释义:描述了那些看似无知或愚昧的人民,实际上并不是容易欺骗的对象。这里的“愚民”可能指的是一些表面看起来简单、不复杂但实则有深刻含义的事物。而“欺”则是描述一种行为,即用某种手段去欺骗或误导。 2. 第二句: “士夫妄论似相知” - 关键词:“士夫” “妄论” “相知” - 释义
【注释】 山阴:今属浙江绍兴,在会稽县北。五月雪:五月份的雪(指雪花)。 猛火:猛烈的火光。六出:古时认为瑞雪兆丰年,雪花呈六瓣形状,故称六出。 更与:又与。佛烧香:佛教徒向佛像礼拜、烧香拜佛。 赏析: 此诗以咏雪为题,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诗人先从自然现象写起,说“山阴五月雪”,这似乎有点不真实。但仔细想想,山阴是杭州,那里夏天炎热,冬天严寒,五月的气候和杭州一样酷热难耐
【注释】 团扇:圆形的扇子,古代女子用以扇风纳凉。白纱衣:白色的丝织品做的衣裳。萤光作火吹:萤火虫的火光像火焰一样,故用来形容白色的东西。屈指:用手指计算时间,即算时间。束缊(wèn)乞怜时:捆成一束,讨人怜悯时,比喻贫困潦倒的时候。 【赏析】 此诗为咏物言志之作,通过咏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境遇的感叹及对自己处境的关注和思考。 首句“白团扇子白纱衣”,描写了团扇与纱衣的颜色,色彩洁白
下面是对《扇子诗》的逐句释义: 1. 海鸟已飞空自苦:海鸟飞翔于空中,但感到孤独和痛苦。这里的“空”字暗示了海鸟在空中的孤独感和无助状态。 2. 池鱼虽美可长欺:池中的鱼虽然美丽,但却常常受到伤害。这里的“长欺”表示经常受到欺负或威胁。 3. 白君须发知多少:问白头之人(可能是诗人自己)的胡须和头发有多少,表达了一种感慨岁月流逝的情感。 4. 是我山斋睡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