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
【注释】 春事:春天里的事。曾看:曾经。满眼花:满眼都是花朵,形容百花盛开的景象。楼高:指高处。见:看见。玉人家:像玉一样晶莹剔透的美人家。峡云梦断无消息:峡中云雾缭绕,梦中也看不到她的消息。想:思念。红裙:红色的裙子。踏雁沙:在沙地上行走时,脚上会印有红色的脚印。 【赏析】 这是一首写相思离别之情的小诗。首句“春事曾看满眼花”,点明是春天,诗人曾看到满眼的鲜花,这自然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然而
诗句释义 1 "薰弦": 指乐器,这里可能是指琴。 2. "迓秋鸿": 迎接秋天的大雁。 3. "岁事先生逆料中": 指的是根据往年的经验和规律来预测。 4. "前密后疏随处改": “前密后疏”形容事物的布局变化。 5. "枉教杨柳怨西风": 杨柳因西风而显得憔悴,暗喻自己的遭遇。 译文 琴瑟早已为秋夜演奏,岁月如梭,先生早就预见到了这一切。 以前紧密,现在稀疏,处处都在改变
以下是对这首《扇子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诗句释义:秋扇秋风不怕寒,喜攀明月傲霜团。 - 注释:秋天的风虽然寒冷,但并不影响使用“秋扇”的热情;喜欢攀附在明亮的月光下,仿佛是一朵傲立霜中的花。 - 译文:尽管秋风凛冽,但我依旧热情地使用着这把名为“秋扇”的扇子,喜欢在月光下高高地举起它,仿佛是一朵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花。 2. 诗句释义:自知夺糈无他过,造命何如活命丹。 - 注释
【解析】 此诗为七绝。首二句以“手栽杨柳”写春,“唤春归”即指柳树的萌生,柳枝上已长出嫩绿的新芽。“唤得黄鹂语碧枝”一句,是说新芽吐露之后,黄鹂便在树上歌唱起来。“惊起南窗一觉睡”,则是说黄鹂歌声把诗人从睡梦中惊醒。“满庭花影日高时”一句,是说诗人起床后,看到庭院中一片灿烂的花朵,映衬着阳光下,花影摇曳,令人神往,不觉又沉醉在花香之中了。 【答案】 (1)手栽杨柳唤春归——手栽柳树,唤回春天。
扇子诗 灵枢先生出三指,看尽世间人作鬼。 我有一把黄昏根,出君五脏为君洗。 注释: 1. 灵枢先生:道家对人的称呼,这里指医生。灵枢,古代医学著作。 2. 三指:比喻医术高超,能治愈多种疾病。 3. 看尽世间人作鬼:意思是说医生能看透病人的病,让他们恢复健康。 4. 黄昏根:比喻中医的“药根”,即治病的关键所在。 5. 出君五脏为君洗:意思是说医生能把病人体内的毒素清除干净
【注释】扇子诗:即《咏扇》。十日五日,即指“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良工,好手艺人。白团扇子,用洁白如玉的玉石制成的团扇。月面同,指扇子的白色如同月亮的表面那样晶莹、光洁。一螺黛墨,是指用来点画眉心的黛色。洞房手,指女子的手。小笔,指细而尖的笔。开眉峰,是指画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写的是诗人在七夕之夜,思念恋人的情景。全诗语言优美,含蓄蕴藉,富有情韵和韵味。
注释:扇子诗 露叶涓涓泣素秋,旗亭樽酒解忘忧。 别来频寄加餐字,莫遣新诗学四愁。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送人赴任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祝福之意。 首句“露叶涓涓泣素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露水滴滴地从树叶上滑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秋天的故事。这一句中,“露叶”和“涓涓”两个关键词都暗示了季节的变化,而“泣”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露水滴落的情景。
【注释】 1.止息未论:停止谈论,没有再议论的。 2.有弦无弦只此琴:即使有弦也没有声音,只有这把琴。 3.一杯山芋午茶罢:中午喝了一杯山芋茶,已经休息好了。 4.膝上南风慈母心:膝盖上的温暖如同慈母之心。 【赏析】 这首诗以一把琴为主题,通过诗人的观察和想象,将琴与母亲的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 第一句“止息未论山水音”,诗人在思考母亲的时候
野色桥边绿草新,小园胜绝可寻春。 花间蜡屐蜂随步,竹外题诗月傍人。 注释:桥边的草地在野色中显得格外新鲜,小园的风景非常优美,可以让人找到春天的感觉。花丛中蜜蜂跟随我的脚步走动,竹丛外有诗人吟咏的诗句陪伴着我。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氛围。首联“野色桥边绿草新
注释: 六月的三伏天,烈日当空,炎热无比。卧龙(诸葛亮)却无雨可求,只能口生烟瘴。蝉儿为何能在树上得到美荫?聒聒(蝉鸣声)却无法传到高树顶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三伏天烈日炎炎,而诸葛亮却无雨可求,只能口生烟瘴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比蝉鸣声和高树顶端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生态平衡的担忧和对人类社会贪婪行为的讽刺。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