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
诗句: 引手折纤枝, 月边簪玉儿。 好与一杯酒, 酒香知是谁。 注释: - 引手折纤枝:用双手轻轻折下一枝纤细的柳枝。 - 月边簪玉儿:在月光下将玉制的发簪轻轻插在头发上。 - 好与一杯酒:邀请对方共享一杯美酒。 - 酒香知是谁:只有知道这美酒的主人才能品味出其独特的香气。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宜人的画面。诗人以竹影、月光、荷香和微风等元素,刻画了一个静谧的夜晚
【注释】: 1. 扇子诗:一种咏扇的诗词。 2. 蕊珠:指莲花,蕊为花心,珠指莲子,古人常以“露冷”“云水”形容荷花。 3. 五湖:泛指太湖、杭州西湖等五个大湖。 4. 一枝春好在:比喻人或事美好如春。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一柄画着莲花的扇子。首句“露冷蕊珠佩”,是说这把扇子上的花露冷清,如同佩戴着珍珠似的。次句“五湖云水深”,“五湖”即太湖、松江、钱塘江等五个大湖
【注释】 ①《扇子》:即《扇诗》的别名。 ②积雨、莓苔:都是形容秋天的景象。 ③秋风、松桂林:秋风萧瑟,山色苍翠,松树青翠欲滴。 ④莫随:不要。 ⑤黄落:泛指落叶。 【赏析】 这首诗写秋景,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积雨莓苔色”是说,经过连日秋雨,莓苔满地,颜色深绿。 次句“秋风松桂林”,是说,秋风阵阵,松林如玉,一片翠绿。 三四两句是说,不要像那些飘零的鬓发那样
【注释】 ①薰蒸:香火熏烧。积厨:指香炉,积,盛放的意思。精凿:精工雕刻。午斋饭:中午的素食斋饭。②林下:山林之下,此处指寺院。③瓣:花蕊的一片。 【赏析】 此诗描绘了寺院中僧人在午时吃斋饭后,到林下焚一炷香的情景。诗人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将这一平常的宗教活动描绘得栩栩如生。 首句“薰蒸香积厨”,写僧人在寺院内焚香熏烧香炉,香炉内的香料散发出香气。第二句“精凿午斋饭”
【注释】 1. 火老:指太阳西沉,天色渐渐昏暗。2. 萤飞:萤火虫飞舞。3. 风露:清风和凉露。4. 梧桐:一种落叶乔木,秋季叶色变黄,常用作诗文中的比兴意象。5. 幽人:指隐居深山的隐士。6. 独夜:独自在夜里。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写天黑了,不知道秋天已经来临。二句写秋天来了,萤火虫在清凉的月光下飞舞。三、四两句写诗人在清秋时节,对着皎洁的月光立于高大的梧桐树下
【注释】 竹影月来去:指竹影随着月光的来往而变化。 荷香风送迎:荷花散发出来的香气被风吹拂着,送来送去。 南窗枕书卧:在南窗下,靠着书卷睡觉。 醉眼看山横:酒喝多了,眼花模糊地看山横卧在那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夜读、饮酒和欣赏山水之作。首句写景,“竹影”、“月”是画面的主体,“来去”表明了时间之短,空间之宽;次句写情,“荷香”是抒情主体,“风送”则写出了其动作。三句写人
注释:九九仙指的是天上的神仙,七七泉是云中的水池。吹箫子是吹奏箫的人,跨鹤是骑在鹤背上飞上天。 译文:在月光下我仿佛看到了成群的仙人,在云端中我仿佛看到了七口泉水。我被美妙的音乐所唤醒,骑着白鹤飞上了天。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月夜下看到天上的仙人和云上的池水,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并被它所唤醒,骑上白鹤飞向天空的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使得诗歌充满了奇幻的色彩。同时
诗句:桂楫方东泛,荷衣已出尘。 译文:乘着桂木船向东航行,荷花的衣裳已经飘荡在空气中。 注释:桂楫,指用桂花木制成的船;方,表示方向或范围,这里指的是“正在”,表明动作正在进行中;东方泛,即向东航行;荷衣,形容荷花的衣裳轻盈飘逸;已,表程度,已经;出尘,意为飘散在空气中;曲江,指曲江池;寻,寻找;相业,指前人的业绩、学问或事迹;犹,还是;姓张人,指姓张的人。 赏析
注释: 瘦玉薄薄衫,晕灯和月冷。 独夜不禁春,梨花碎帘影。 译文: 薄薄的衣衫如瘦玉,昏黄的灯光与月亮交映成冷光。 独自在深夜不能承受这春意,帘子上梨花的影子碎了一地。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个独处深夜的女子,她的心境是孤单而寂寞的。首句“子夜”点明时间,也烘托出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瘦玉”二字用来形容女子的身姿,暗示了她纤细柔弱的性格;“薄薄衫”则写出了衣物之轻薄,进一步渲染了她身体的娇小。
【注释】 钏:指手镯。 香飘麝:指香气扑鼻,似麝香一般。 簪低:指发髻低垂。 拂鸦:即“拂鸦髻”,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 用此庭前花:意思是不要遮住庭院里这朵花。 【翻译】 手镯轻轻转动,香气扑鼻,麝香水味四溢, 发髻下垂,如同鸦雀的鬓发。 别遮住那庭院中的花儿啊!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梳妆打扮的诗。开头两句写女子手摇手镯,发出香味,发髻低垂如鸦雀之鬓,接着以一问语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