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懋纲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点明时间是“九日”,地点在“东皋”“姚王祠”。次句承上启下,点明了“菊”的迟开和“佳辰”的起兴。第三句由景及人,以潘岳、杜牧自比,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思念之情。第四句承接上句,进一步抒写自己要尽情享受生活的愿望。后四句则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答案】 (1)满目:眼前。秋阴:指秋天的天气。菊尚迟:指菊花还没有完全开放
【注释】 宏证庵:即弘济寺,位于杭州灵隐山上。秋林:指秋天的树林。 重云(chóngyún)压翠微(qǐwēi):浓密的乌云笼罩着青翠的山冈。 秋林:指秋天的树林。 洒洒飞雨来:纷纷扬扬的雨水飘洒而来。 寻行(xúnxíng)入幽径:在深深的小路上行走。 室静凝清香:室内安静,香气四溢。 堂虚应孤磬(qìng):空荡荡的殿堂里传来了清亮的磬声。 寂灭(jímiè)观:寂寞而寂静地观察。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井梧飘叶后,众树声恻恻。 - 解释:井边的梧桐树上叶子已经落下,周围其他树木也在发出悲伤的声音。 - 注释:"井梧"可能指的是井边生长的梧桐树,"飘叶后"表明树叶已经落下。而"众树声恻恻"描述的是周围的树木因为秋天的降临而发出的哀鸣。 2. 未即伤凋零,已暗销精力。 - 解释:尽管尚未见到树木完全凋零,但它们已经开始逐渐消耗生命力。 - 注释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1. “遮户渔罾罢”: - 关键词:「渔罾」 - 注释:渔网,这里指渔具。 - 赏析:这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冬日景象,渔人们收起了工具,似乎也暂时放下了忙碌。 2. “溪山静有情”: - 关键词:「溪山」、「静」、「情」 - 译文:溪水与山峦在寂静中流露出它们的情感。 - 赏析:这里的“静有情”表达了一种静谧中的生命力与情感流露。 3. “树梢烟际簇”: - 关键词
【注释】 疏放难违性:指作者不拘于世俗的礼法,自由自在地生活。苔荒野巷深:在荒凉的小巷中,满眼都是苔藓。 到门黄叶雨:指秋日的黄叶飘落在门前。隐几白云心:在窗前静坐,欣赏窗外飘动的白云。三雅:《诗经》中的《大雅》、《小雅》、《颂》,是古代宫廷乐歌。五禽:指鸟、兽、虫、鱼、蛙五种禽兽,这里泛指动物。但使胜三雅:只要胜过了《诗经》中的“三雅”就足够了。何劳戏五禽:何必再去玩赏那些禽鸟呢。吾生原不系
冬日杂兴 过眼忘牵滞,随心泯怨憎。 青山良有意,白发岂无能。 岭首云门杖,林腰佛屋镫。 抛踪外尘事,此兴独堪乘。 【注释】: 过眼忘牵滞:转眼间就忘记了纠缠不清的事情。 随心泯怨憎:任由自己的心意消除怨恨和憎恶。 良有意:确实有意。 岂无能:当然有能耐。 岭首云门杖:岭上的云门寺有一根拐杖。 林腰佛屋镫:山林中的佛屋有一盏灯。 抛踪外尘事:抛弃世俗的纷扰之事。 此兴独堪乘:这样的兴致独自承受着。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读多练,同时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来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本题要求赏析“童爇乌薪暖”一句。童爇:指孩童点燃柴火取暖。乌薪:黑色的柴草。这里形容冬日里孩子们生火取暖的情景。童爇乌薪,即指孩童们生起炉火。童爇乌薪,烘托了冬日寒冷的环境和气氛,也烘托出儿童们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形象。 【答案】 诗句:冬日里
重云压翠微,秋林响不定。 洒洒飞雨来,寻行入幽径。 室静凝清香,堂虚应孤磬。 目从寂灭观,耳向虚无听。 茶熟话三乘,发余禅悦性
满目秋阴菊尚迟,佳辰还起昔人思。 漫愁风雨潘邠老,须纵登临杜牧之。 山郭云昏潮落后,湖天烟冷雁飞时。 陂陀路转千林表,乐岁笙镛赛古祠
汤懋纲是清代的诗人,擅长书法和诗歌创作。 号逸泉,是清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他生活在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这个地方在历史上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传统。汤懋纲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山水画与诗歌上,特别是他模仿董源和巨然的风格,创作出了许多具有独特韵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