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秋阴菊尚迟,佳辰还起昔人思。
漫愁风雨潘邠老,须纵登临杜牧之。
山郭云昏潮落后,湖天烟冷雁飞时。
陂陀路转千林表,乐岁笙镛赛古祠。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点明时间是“九日”,地点在“东皋”“姚王祠”。次句承上启下,点明了“菊”的迟开和“佳辰”的起兴。第三句由景及人,以潘岳、杜牧自比,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思念之情。第四句承接上句,进一步抒写自己要尽情享受生活的愿望。后四句则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答案】
(1)满目:眼前。秋阴:指秋天的天气。菊尚迟:指菊花还没有完全开放。迟:迟缓。佳辰:美好的时光。起:触发。昔人思:指过去的人。
(2)漫愁:无愁。风雨:指秋雨。潘邠老:指晋代潘岳,字安仁。他曾任尚书令,官至中书令,封高平侯,世称潘安,又称为潘三绝:才情、容仪、辞赋皆为一流。因常佩六幅象牙饰带,人称潘郎。须纵登临:指要尽情欣赏登高远望之乐。杜牧之:指唐朝诗人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和六年(832年)进士,历任湖州刺史、睦州刺史等职,后任左补阙兼史馆修撰、司勋员外郎等职。
(3)山郭:指山城的城郭。云昏:指云雾弥漫。潮落后:潮水退尽。指天将放晴。
(4)陂陀:指小丘。路转:指道路曲折。万林表:万木丛中的道路。指山路。乐岁:指丰收年头。笙镛:指乐器。赛古祠:指到古庙去赛神会。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雨中来到东皋姚王祠时的即兴之作。全诗先写景色,后写心情,情景相生,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晚唐诗风的特色。
首联“满目秋阴菊尚迟,佳辰还起昔人思。”意思是说满眼都是秋阴,而菊花还是迟开的,美好的时光还要到来的时候,想起过去的人。诗人通过描写眼前的秋景,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追忆之情。
颔联“漫愁风雨潘邠老,须纵登临杜牧之。”意思是说不要担心风雨,要尽情地登高观赏美景。潘岳曾经被诬陷与美女通奸而被流放到金墉城(今河南洛阳),但潘岳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努力创作,写出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如《关中》一诗:“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其词华清丽,音韵铿锵。潘岳的这种精神值得后人效仿。杜牧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政治抱负,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俊爽,善于吸收民歌精华,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杜牧的诗歌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语言精练洗练,形象鲜明生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他的作品有《阿房宫赋》《过华清宫绝句》《山行》《赤壁》等。
颈联“山郭云昏潮落后,湖天烟冷雁飞时。”意思是说山城笼罩在一片暮色之中,夕阳落山,夜幕降临;湖水上空雾气腾腾,寒意逼人,一群大雁从天边飞过。此联写雨景,写得十分真切动人。
尾联“陂陀路转千林表,乐岁笙镛赛古祠。”意思是说小路弯曲曲折,通向远处千木葱茏的地方;丰收年里,人们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此联描绘了一幅热闹喜庆的画面。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来抒发诗人的感情。全诗情景相融,意境高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