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龏
梅花集句其一四八 注释: - 方:方形,此处指“一方”。 - 明月:明亮的月光。 - 可:可以。 - 中庭:院子里。 - 坐见:静静地坐着观看。 - 年芳:年华、青春。 - 忆:思念。 - 帝京:京城,皇帝居住的地方。 - 宿客:过夜的客人。 - 尽眠:全部睡着了。 - 眠不得:无法入睡。 - 半山寒色:山的下半部分。 - 与春争:与春天竞争,争夺生机。 译文: 在一方明月照耀下
【注释】 梅花集句其一四八:此诗为作者在冬末春初时所作。“赊”是迟的意思。“误客”,指诗人滞留在异乡,不得归去。“思家”即想念家乡。“夜来有梦登归路”,“夜来”指昨天夜晚。“登”字在这里是动词,意为踏上、来到。“已放花”指梅枝已经长出新芽,开起了花朵。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冬末春初时,滞留在异地他乡,思念故乡的情感,以及春天来临,梅枝绽出新芽,开出鲜花的景色。 首句写时间,闰月之后
梅花集句其一四八 小桥分路入青苔,冰萼琼华次第开。 欲识春风最奇处,空林月落始应回。 注释:梅花的枝干曲折蜿蜒如小桥,分岔在青苔之上。冰萼琼华是形容梅花的花朵美丽,次第开放。想要认识春天最奇特的地方,就要等到空林月落时才知道。赏析: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的风姿和春夜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富有韵味
《梅花集句其一四八》是宋代诗人李龏所作,诗句如下: 月会深情借艳开,相逢月下是瑶台。 断崖绝壑元无主,嫁与春风不用媒。 接下来将逐一进行详细解析: 1. 诗意解析: - 月会深情借艳开,相逢月下是瑶台。:这句诗描述的是夜晚月光之下,梅花的香气被赋予了一种深情和美丽,仿佛是在月下盛开的瑶台之上。这里的“月会”意味着月光如同一位深情的主人,而梅花则如同一位美丽的佳人,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梅花集句其一四八 五陵春色泛花枝,春半如秋意转迷。 细雨湿衣看不见,千行珠泪滴为泥。 注释:五陵指的是汉代的长安附近的五个地方(杜陵、霸陵、槐里、安陵、茂陵),春天的时候,这里的花儿盛开着,就像树枝上挂满了花朵一样。但此时春天的感觉已经和秋天有些相似了,因为此时的天气开始变得寒冷,让人感觉像是秋天。 细雨中的自己,连衣服都湿透了,却看不到任何的雨水。这是因为泪水已经流成了水滴,落在衣服上
【注释】: 1. 梅花集句其一四八 - 梅花:指梅花诗。 2. 不论朝暮带轻烟,错向春风恨杜鹃 - 朝暮:早晨和晚上。 3. 杨柳枝头风料峭 - 杨柳枝头:杨柳树的枝条。 4. 为君醉倒烛花前 - 为君:为您。 5.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春天里独自欣赏梅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热爱以及对于春天中梅花的特别喜爱。诗人通过对梅花的细致观察,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力
诗句原文: 栗里先生花夹门,且寻诗社著诗勋。 莫嫌春浅花房小,春在枝头已十分。 注释译文: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龏,他是宋人。此诗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表达了对诗人自己生活状态的自述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第一句“栗里先生花夹门”,描述了梅花盛开的情景,栗子里的先生家门前的院子里有盛开的梅花,这里的“先生”指的是李龏,而“花夹门”则形象地描绘出梅花盛开的景象。 第二句“且寻诗社著诗勋”
携手城南忆旧游,故人行役向边州。 冰肌自是生来瘦,不识人间离别愁。 【注释】: - “梅花集句其一四八”:这是一首由李龏创作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 - “携手城南忆旧游”: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城南相聚,回忆过去的欢乐时光。 - “故人行役向边州”: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他的朋友正在边远的州府服役。 - “冰肌自是生来瘦”:形容梅花的花瓣洁白如雪,质地透明
病与西湖绝半年,一春长费买花钱。 译文:自从生病以来,我已经和西湖隔绝了半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一整个春天里,我花费了大量的金钱购买花种,却只能看着它们枯萎。 诗句释义: 1. 病与西湖绝半年:这句话中的“病”指的是生病,“西湖”指的是杭州的西湖美景,“绝半年”表示已经和西湖隔绝了半年的时间。 2. 一春长费买花钱:这里的“买花钱”是指购买花种的费用,因为作者在春天里一直未能欣赏到美丽的花朵
梅花集句,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种创作方式。它通常要求诗人根据梅花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诗句进行组合,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 首句“不拟寒山不广骚”中的“不拟”表示“不模仿”,“寒山”可能指的是陶渊明的《咏雪》中的“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也可能指的是李白的《古风》中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而“不广骚”则可能是在说这首诗并不追求模仿古人的风格,而是有自己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