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龏
“本是离骚国里人,更无人为作招魂。谁家玉笛吹春怨,占断孤山水月村。”这是一首宋代诗人李龏的作品《梅花集句 其一四八》。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诗句释义: - 本是离骚国里人:离骚是中国古代楚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自己也是楚国的后代,有着与古人相似的情怀和志向。 - 更无人为作招魂:招魂是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用来召唤已故亲人的灵魂归来。这里表示诗人对于生死的感慨
【注释】 1. 梅花集句其一四八:这句诗引用了唐代诗人杜甫的名作《江南逢李龟年》中的诗句,原句为:“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里将“落花时节”与“江上”结合,形成了“孤舟江上畏春寒,故国烟花想已残”的意境。 2. 故国:指故乡,这里指的是作者的家乡。 3. 烟花:指繁花似锦的景象,这里指春天的美丽景色。 4. 沉醉不愁归路远: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即使身处异地,也毫无忧虑之感。 5.
梅花集句,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种创作方式。它通常要求诗人根据梅花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诗句进行组合,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 首句“不拟寒山不广骚”中的“不拟”表示“不模仿”,“寒山”可能指的是陶渊明的《咏雪》中的“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也可能指的是李白的《古风》中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而“不广骚”则可能是在说这首诗并不追求模仿古人的风格,而是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注释:我独自倚靠在梅花树旁,用梅花来表达我的住山情怀。他乡的风景也与我息息相关。 北窗人物羲皇上,身与浮云处处闲。 注释:我居住的地方是北方的窗户,窗外的人物都是羲皇时代的圣贤,他们的身上都带着悠闲自在的气息
醉倚东风不自持,清香谁许比荼蘼。 南枝向我浑如昨,燕未归来蝶未知。 注释:醉倚在东风中,无法自制自己的行为,谁能允许我将这清新的梅花与荼蘼相提并论呢? 那南边的梅花依然如故,仿佛我昨夜所见一样,而燕子还没有归来,蝴蝶也不知道。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春天赏花时所作的抒情诗。全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留恋不舍、难以割舍的情感。
【注释】 琳琅:美玉。触目:眼前。路人惊:行人被美景所惊。黄鹂:黄莺,这里指春天的杜鹃,又名子规。深树鸣:在密林深处鸣叫。唤起:引起。一声肠断处:触动了诗人内心最深处的情感之处。子初成:指杜鹃花的幼芽刚刚长出来。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实际上是咏梅的,因为梅花开在冬季,所以人们常说“岁寒三友”,即松、竹、梅。作者通过写梅花的清幽高洁来表现自己的品格和情操。
【注释】: - 倾国倾城岂在人:倾国倾城,指美貌绝伦的女子。此句意为倾国倾城的美人不在人间,只有这花才是世间最美丽的。 - 人间只有此花新:人间,指世俗世界,这里指人们。此花,指梅花。这句意为在这繁华世界中,梅花才是世间最美丽的花朵。 - 冰霜过了翩然去:翩然,形容动作轻盈优美。这句意为此花在冰霜中度过寒冬后,轻盈地离去,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 - 万紫千红各占春:春天,指生机勃勃的季节
``` 东君借与好风光, 穷巷无人亦自芳。 谁念故都花落尽, 客愁春恨两茫茫。 注释: 东君:指春天,因为春天是阳气开始生发的季节,万物复苏的季节,所以称为“东君”。 借与:给予。 好风:美好的风,即春风。 穷巷:偏僻的小巷。 亦:也。 自芳:自然芬芳。 谁念:思念,怀念。 故都:旧都,过去的地方。 花落尽:花朵凋零、落下。 客愁:旅途中因思乡而产生的忧愁。 春恨:春天里的遗憾和哀愁。 译文:
注释:茅草屋顶简陋而清寒,野外的水流向东流淌。打开窗户映照出竹的影子,玲珑剔透。城中的繁华与繁荣,休要嘲笑我这样的野人。我哪里用得到世间的荣华富贵,难道等着享受桃李的风韵和芬芳吗?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用“梅”来比喻自己,表达了一种清高脱俗的人生态度。首句描绘了茅屋的清寒与野水东流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素雅的氛围;次句通过扫窗映竹,映现出玲珑剔透的竹影,既展现了自然之美
【注释】 梅花集句其一四八无热天中第一仙, 幽姿高韵独萧然。 画图省识春风面, 莫遣孤芳老涧边。 【赏析】 首句“无热天中第一仙”,是赞美梅花在严寒中凌霜斗雪、傲视群芳的品格;第二句“幽姿高韵独萧然”,是赞叹梅花清雅幽静的姿态和高洁的风韵;第三句“画图省识春风面”,是说欣赏梅花的人很少,即使欣赏过的人也很难辨认出春天的气息;第四句“莫遣孤芳老涧边”,是告诫人们不要使梅花过早地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