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似道
在古代诗词中,饮酒往往与文人的情感、境遇紧密相连,有时甚至成为表达某种情感或哲理的重要途径。这首诗“其十八”出自苏轼之手,是一首借酒抒情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 诗句释义:索醉宁倾问字酒,忍饥不取作碑钱。 - 关键词注释: - 索醉:指寻求醉酒的境界,表示追求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享受。 - 问字酒:询问关于酒的问题,这里的“字”可能指的是酒的品质、风味等。 - 忍饥:忍受饥饿
诗句原文: 见说周颙夸早韭,斲烟锄雨幸时分。 注释解释: - 见说(kàn shuo): 听说,据说。 - 周颙(yōng): 人名,可能为诗中提到的人物或者典故。 - 夸(kuā): 称赞,夸耀。 - 早韭(zǎo jǐ): 早春时节的韭菜,这里指早春的蔬菜。 - 斲(zhuó): 用刀切。 - 烟(yān): 烟雾,可能是形容天气或环境。 - 锄(chū): 用锄头翻土。 -
胡椒尚杀元丞相 犹疑薏苡马伏波 1. 首句“胡椒尚杀元丞相”意指胡椒虽为辛辣之物,却能轻易地杀死一位元朝丞相。此处以辛辣之物喻指人,暗示其锐利、果断的性格,犹如胡椒般能够轻易击败对手。此句寓意深长,表达了诗人对某位人物的深刻印象,以及其行事果决、不畏强敌的个性特质。 2. 第二句“薏苡犹疑马伏波”中的薏苡(即薏仁,一种谷物)象征柔弱与无辜。而马伏波则指的是古代名将马援,以其勇敢和忠诚著称
注释: 北风万籁自宫徵,南日一轩真裤襦。 北风万籁指北方的寒风,宫徵是古代音乐的调式名称;南日一轩是指南方的阳光,真裤襦指的是温暖的阳光。 赏析: 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北方和南方的景象。首句“北风万籁自宫徵”,描绘出北方寒冷、寂静的景象,用“万籁”来形容声音,表现出北方的寂静与宁静。次句“南日一轩真裤襦”,描绘出南方温暖、光明的景象,用“一轩”形容房屋,用“裤襦”来形容太阳
诗句原文: 一带拒霜三十里,又催箫鼓作秋声。 注释解释: - 拒霜:指一种植物,秋天时花色鲜明,常被用于比喻秋天的美丽。 - 三十里:形容范围广泛,数量众多。 - 又:表示递进关系,进一步描述。 - 箫鼓:古代乐器,此处用以象征节日或庆典的气氛。 - 作:引发,引起。 - 秋声:秋天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等。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室外秋景及心境。诗人在任江西提刑期间,有感于验尸无据可依
【注释】四娘:指唐代诗人黄巢的妻子秦氏。谢三郎:唐末军阀朱温,字全忠,小字日三郎。苍苍:形容头发灰白的样子。 【赏析】此诗首句写秦氏之花虽开犹空,次句写朱温之鬓虽白已苍,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其十九 驹入隙来元不碍,蝇钻纸出定何妨。 注释翻译赏析: 驹,马;隙,缝隙;苍蝇,小昆虫。 译文: 骏马奔跑进入缝隙之中并不妨碍,苍蝇钻进纸缝之中又有什么关系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物的小诗,诗人通过比喻的手法,以骏马和苍蝇为例,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两种生物在空间上的不同特性。骏马奔腾不息,无拘无束,而苍蝇则只能沿着固定的路径移动,无法逃脱。这首诗既富有哲理,又富有趣味性,引人深思
【注释】化成:佛教语,指众生受佛教化成为有德行的人。银地:佛光照耀的地方。玉楼:佛殿。移下:移动下来。 【赏析】此为颂佛之诗。诗人在赞美佛的功德时,又以佛性喻人,说佛菩萨具有普度众生的大悲心,他们应欢喜于众生被自己感化的功德。同时,也暗喻了佛菩萨对世间一切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肩头耸成山,目光昏花为勘碑。 注释:肩膀如同山峰般耸立,眼睛因为疲劳而感到模糊不清。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一幅辛勤劳作的场景。首句“肩成山耸因寻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诗人肩头的沉重与疲惫,仿佛是山一样高耸。次句“眼作花昏为勘碑”,则是将眼睛比喻成花朵,形容眼睛因为长时间盯着文字而感到模糊,就像是花晕一般,既生动又形象。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劳动场景
天寒不知翠袖薄,日暖但觉玉烟生。 注释:天气寒冷时不知道袖子是否薄,阳光明媚的时候只感觉有如烟雾般缭绕的香气。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冷与温暖天气中不同的感受。前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不同天气下服饰的适应能力。后两句则进一步突出了天气变化对人们感官影响的不同,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美的感受。整首诗用典贴切,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明快,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