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似道
宿云岩二首 残僧入定夜堂寂,独客不眠山月高。 译文: 在寂静的夜晚,残破的寺庙中一个僧人正在入定,整个庭院一片宁静。在这深秋的山林间,我独自一人,无法入睡,只能仰望那高悬的月亮。 注解: - 残僧(sān jiào):指已经年迈、失去生活目标或精神寄托的僧人。 - 入定(rù dìng):佛教用语,意指修行者进入禅定状态。 - 堂寂(táng jì):寺院里的静谧。 - 独客:指独自一人的人
【注释】 储粟:储积粮食。箕裘:古代的礼制,天子有九牧,诸侯有九卿,卿大夫有九大夫,各执其职业而各有其专称,即所谓“以箕为裘”,以皮为裘。《诗·大雅·文王》:“王之荩忱,无弃尔成。”笺:“王所经营者,皆成其事。” 儿学箕裘女纺砖:男子学习继承先人的事业,女子纺织缝纫,为家庭劳作。 小丘:指山丘,这里比喻隐居之地或终老之所。 勘书评画:研究学问,评析书画。 【赏析】
【注释】 九日:指重阳节。孟嘉:晋朝人,字太居,江夏(今湖北武昌)人,曾任桓温参军、征西司马参军等职,后为桓温所杀。这里用孟嘉代称老人。牢裹乌纱:古代官员束发戴帽,用黑纱条做成头巾系于脑后,称为“乌纱帽”。牢,通“笼”。吹却:吹落。莫吹却:不要吹落。见黄花:看见菊花。 赏析: 这首诗作于作者任潭州通判时。在重阳节登高赏菊的时候,作者想起了当年在荆州任职的旧友孟嘉,他已不在人世,但人们仍然怀念着他
注释: 水仙花,不施以铅粉妆饰,自然之美。无尘有韵,指的是它没有尘世的喧嚣,只有韵味。翠带,指水仙的茎叶,金杯,指用来盛酒的杯子。这首诗赞美了水仙花的自然之美和清新之气,同时表达了对诗家(诗人)的喜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水仙花的描写,赞美了它的自然之美和清新之气。首句“天然初不事铅华”,意思是水仙花不施以铅粉等人工修饰,保持了它的自然之美。次句“此是无尘有韵花”
林下清风自一家,“稍亲梅竹近兰芽”,这一句描绘了水仙花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亲近梅竹,靠近兰花的嫩芽。 诗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水仙花优雅的姿态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性。同时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生动地刻画出水仙花的独特形象和气质
杨梅 火齐无光荔实圆,未尝先说齿流涎。 唤回天竺三年梦,参透披云一味禅。 注释:杨梅果实圆润,火齐(即荔枝)却没有它的光泽;杨梅还没有吃就让你垂涎欲滴,仿佛已经尝到了它的味道一样。你曾经在天竺(即天台山)修行了三年,现在却回来了,是不是想起了那片参悟的佛地?你现在已经参透了禅宗的真谛,就像穿透了云雾看到了光明。 赏析:这首诗以杨梅为题,通过描写杨梅的特点来隐喻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
注释: 秋日:指秋天的日子。 老觉此身无一堪:觉得身体已经没有一点可以值得称道的地方了。 尚牵诗课撚衰髯:还想着写诗,把胡须捻得乱糟糟的。 亦知庭院西风恶:也明白西风是多么地猛烈。 直为秋香不下帘:只是因为秋天的花香,所以不想关上窗户。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以秋日为题,描绘了自己在深秋时节,依然牵挂着写作的情景,以及西风凛冽、庭院花香,使得他无法静下心来,不得不开窗透气。通过这首诗
酴醾 纷纷红紫落莓苔,带月和烟特地开。 疑是玉妃新浴出,翠云梯上舞风台。 注释:酴醾是一种花,红色的花朵像雨点一样纷纷落在莓苔上,带着月亮和烟雾,特别开放。它让人怀疑是不是嫦娥刚刚从玉宫里出来,在翠云楼上跳舞。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酴醾花开的景象。首句“纷纷红紫落莓苔,带月和烟特地开”形象地描绘了酴醾花的红色花瓣纷纷落下,覆盖在莓苔之上,仿佛是月光和烟雾特意为之盛开。第二句“疑是玉妃新浴出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灵仙洞的诗。全诗从洞口到洞中,逐层深入,描绘了山中的美景和奇观,抒发了游山的喜悦心情。 “灵仙窟宅”四句:指灵仙窟宅,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灵仙窟宅不多见(不常见),车马往来成再游(多次游览)。灵仙窟宅,即指此山。 “后洞白云”二句:谓在后山洞内,有白云飘来飘去;前洞外,有红叶流落下来。这是指洞外之景。后洞、前洞,都是指山中洞府。后洞白云出,前洞红叶流,是说后洞的白云
注释: 买砚 俸余的钱,应该用来购买山钱,却用来购买端州的砚台。 被它驱使着,想要去购买山钱,但何时能实现呢?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山林的向往之情。诗人在官场上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权力和财富,但他并不满意这种生活状态。他希望能够摆脱官场的束缚,回到山林之中,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他又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他用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期待。 诗的前两句“俸馀宜办买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