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及之
适庵 庵居奚以适为名,痒处能爬是适情。 社后有谁留去燕,春来何处不迁莺。 物情雅与闲相会,酒兴酣时句自成。 要识适庵同一切,客来不用举深觥。 注释与赏析 1. 庵居奚以适为名,痒处能爬是适情。 - 注释:在庵里居住,为何要用“适”字命名?因为痒的地方可以爬来爬行,这是最合适的行为。 -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在物质生活匮乏的古代,能够找到一处清净之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所作,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过去十年漂泊生涯的感慨。 首句“净光丈室开小窗颇得江山之胜次璧老壁间韵”,意思是说在宽敞明亮的书房中,打开了一扇小窗户,能够欣赏到美丽的江山景色。其中“次璧”指的就是诗人自己的作品。 第二句“车马憧憧走皂台,面皮三寸积黄埃。” 这句话的意思是,道路上的车马络绎不绝,尘土飞扬。这里用“车马憧憧”来形容道路的繁忙
【注释】 玉:用来形容山的洁白;斫(zhuó):砍削;团栾(yuánlún):圆,圆形;梵王城:即佛教圣地。 墨客:指文人学士;冥搜:冥思默想;远作程:作文章或写诗赋。 清酌:美酒;供:奉献。 摄心:收心;归敬:归依、信奉。誓馀生:誓愿终生不渝。 全家饱暖:全家人丰衣足食;君恩重:皇上恩德深厚。 祝圣明:祈求皇上英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
次韵转庵步城南有卜居依壑意乃古巽吉庵之旁 出郊缓步当乘流,依壑幽寻少饯秋。 水过斗门知浦口,庵当巽地见峰头。 赏心便拟为邻卜,志喜姑先著句留。 只恐据鞍方矍铄,未容此处就菟裘。 注释: - 出郊:指从城外出来散步或游览。 - 缓步:缓慢行走。 - 当乘流:应当顺着水流的方向。 - 凭壑:指在山沟里凭倚或眺望。 - 少饯秋:稍微有点凉意。 - 水过斗门:水过了斗门(一个地名)
【注释】 喜闻转庵新结暖阁因赋:转庵,指僧人转庵,名不详。新结暖阁,意为转庵新建了一间能取暖的房舍。 老来百事一无能,寒燠随宜护寝兴:老了,什么事都做不好,只能随着天气的变化调节室内的温度,以保护我的睡眠。寒燠(yù),寒冷和炎热,泛指天气冷暖。 小院回廊慵勃窣,围炉暖阁便瞢腾:在小院子里回廊上,懒得走动;围着火炉的温暖房间,让人昏昏欲睡。慵勃窣、瞢腾,都是懒散的样子,这里形容人懒散的状态。
注释:益老在雁山筑庵名叫来风小隐,来求诗并约定相见。 未到棋局结束就已烂了腰柯,系日长绳究竟怎么样呢? 报效国家有一颗纯洁之心但无能力,效忠朝廷恐怕会误国事。 秋怀拟向樽前排遣,归梦偏于马上多。 八月钱塘江上景色,可能作意莫相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友人的。首联写与友人相聚的情景;颔联以“皎洁”和“蹉跎”两相对照,抒发自己对国家忠诚而无力报效的愁苦心情
诗句释义: - 以涉名斋敢自遑,朅来何事得安航。 - 注释:以涉,名字;斋名。敢自遑,意为敢于面对自己;朅来,归来或来到的意思;安航,平静的航行。 - 赏析:表达了作者对于回归家乡,面对家人的感慨和不安。 - 极知平地风波少,得似闲居气味长。 - 注释:极,极其、非常;知,知道;平地,平坦的地方;风波,波涛;得似,像;闲居,悠闲的生活方式;气味长,味道持久。 - 赏析:通过对比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静听微雨落乾声”: - 关键词:「静」「微雨」「落」「干声」 - 解释:诗人在安静的环境中,静静地聆听着窗外细微的雨声。 - 注释:此处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专注。 2. “晓见平檐粉似匀”: - 关键词:「晓」「平檐」「粉似匀」 - 解释:清晨的时候,看到屋檐上挂着的白色雨滴,像极了未完全散开的粉妆,非常均匀。 - 注释:这里的描述细腻生动
益老过灵岩看筑塘因慰藉小隐索诗 注释: 1. 孤云一片自由身:比喻自己像孤云一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2. 古刹随缘有夙因:指自己在古寺修行,与佛结缘,与佛的夙愿有关。 3. 小隐未容蚕作茧:意指隐居生活,不能像蚕那样辛勤织茧。 4. 灵岩要看海扬尘:形容在灵岩观看大海时的情景,仿佛海面上的尘埃都随风飞扬。 5. 筑塘衣钵时时唱:指随时都在吟诵佛法的教诲,如同筑塘时的歌声一样。 6.
【注释】潘德久将出疆之前三日移居作诗奉邀:潘德久,字子真,唐时为益州别驾。元巳,农历三月初三。 【赏析】这首诗是潘德久在迁居前三天写给朋友的,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写诗人久住在京城,感觉像故乡;二句写自己又要迁居,心中又生出许多烦恼;三、四句以“此非”“何以”等词,表明自己不愿离开京城。五、六句写屋下湖水已流过,楼头柳梢黄落,表现了诗人对即将离去的友人的无限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