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及之
【解析】 此诗首联“学阃难优入,诗堂仅许升”的意思是:在学官的职位上难以轻松自如地进入,只能在诗的殿堂里勉为其难地登堂入室。颔联是作者以老僧自况,说自己虽然年已百岁,但还像少年一样爱喝秋天的灯油茶。颈联“次第挂冠老,晨昏有发僧”的意思是:我逐渐老去,白发渐多,如同那些出家人,早晨和晚上都在打坐念经。尾联“未能逃兀兀,只欲任腾腾”的意思是:自己虽然不能摆脱那碌碌无为的境况,却想随遇而安,逍遥自在。
次韵常之秋日郊居十首秋天住在郊外很好,风光属散人。 从容自在地观看万物造化,自由自在地任凭天真。 菊花好,就像老来投靠;杨柳疏,就像柳树学颦。 看着两只蝴蝶飞舞翻飞,高兴得得到自由身。 注释: 1. 次韵常之秋日郊居十首:这是一首七律诗,共十首。次韵是跟随原诗的韵脚和节奏创作新诗。常之是作者的朋友,这首诗是应常之邀请写的,所以题目中的“秋日郊居”指的是他们一起在秋天的时候住在郊外。 2.
【注释】 次韵常之秋日郊居十首:是作者应常之请,为《次韵常之秋日郊居十首》写的诗。田里逢年岁:指秋天到了,收获的时节。江山净物华:大自然一片清静,万物华美。栖粮供野雀:用谷物供养麻雀。输赋答官蛙:交纳赋税回报官吏。觳觫眠穰圃:吓得浑身发抖,蜷缩在菜地里。龙钟卧酒家:醉卧于酒馆之中。不须听击壤:不必再听击壤翁(传说中尧帝时的农民)的鼓乐声了。 【赏析】
次宣甫用转庵韵赋惜春怀转庵 气合桑舆友,才推屈宋衙。 留春无上策,作意惜残花。 葭倚终惭玉,蓬生正倚麻。 陶溪人远室,漳浦客思家。 诗歌翻译: 在春天即将结束之际,我不禁感慨万千,写下这首《次宣甫用转庵韵赋惜春怀转庵》。诗中描绘了朋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美景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欢乐。然而,面对即将离去的春日,诗人感到有些无奈和遗憾。 诗歌注释: -
诗句释义 1 秋色已彊半:秋天的颜色已经过了一半,意味着时间已进入深秋。 2. 秋光才较清:秋天的光线变得较为清晰。 3. 卷帘为月地:打开窗帘,仿佛是月光下的地面。 4. 入户得潮声:门一开就能听到海潮的声音。 5. 萤度催儿课:萤火虫飞舞,好像是在催促孩子们学习。 6. 蛩吟觉妇惊:蟋蟀的叫声让妇女感到惊恐。 7. 起看河汉畔,星象湿晶莹:起床后望向银河边,看到星星闪烁着湿润的光芒。
寄种侪孙稻,株株欲竞齐。 年丰催酿蚁,夜半想闻鸡。 译文:我把稻种寄给你,希望每株都能长得一样高。丰收的年头,家家酿酒,夜深了还听到远处的鸡鸣声。 注释:种侪孙——把稻种寄给你。侪,通“偕”。竞——争先恐后。 年丰催酿蚁,夜半想闻鸡。 野老同杯酌,忘形绝町畦。 译文:年景好的时候,大家都忙于酿酒,深夜里还想念着鸡啼的声音。我与老友在月光下举杯共酌,忘却了世俗的纷扰。 注释:酒——这里指美酒
【诗句释义】 年光本克期,秋闰似移时。 断雁余新绠,残蝉泥旧枝。黄华随露展,乌帽受风欹。 预有登高兴,秋风入梦思。 【译文】 年光原本应如期而至,但因秋季的闰月仿佛推迟了时光。 断了线的风筝留下新的线头,秋天的蝉儿落在树枝上不再鸣唱。 菊花在露水的滋润下盛开,乌鸦的帽子承受着风吹而倾斜。 我预先感到将要登高远望的快乐,秋风也吹进了我的梦境。 【赏析】
【注释】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开禧:南宋理宗年号(1205-1208)。难逢:难得相逢。 感恩沦骨髓,无力报涓尘:感激之情深入骨髓,然而又觉得力不从心,无法报答恩情的微薄。 抱瓮供春事,加餐作幸民:抱着水瓮来供给春天的事务,吃饭作为幸运的人。 屠苏须满引,且愿病离身:喝下屠苏酒要把它喝得满满的,希望能够把疾病赶走。 赏析: 《元日》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以新年为题
诗句释义 1 遥想潘夫子:指的是古代的文人潘岳,他在元正节(农历正月初一)时因官位低下站立在台阶上。 2. 元正免立墀:意思是在元正节时可以免于站立在台阶上,因为新年期间有免除官员朝见皇帝的规定。 3. 已倾新岁酒:表示已经喝完了新年的第一杯酒。 4. 未和隔年诗:表示还未写下新年的诗歌。 5. 老色长欺鬓:形容年纪的增长使得头发变白,常常感到发愁。 6. 春风不肯丝:春天来了
注释: 穷巷家何隘,秋郊景自舒。 草涂飞蚱蜢,蓼岸点舂锄。 虾菜通潮信,鱼蒲傍海居。 饭廉称柳市,别业计非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秋天郊居生活的描绘和赞美。首两句写穷巷之居,虽然简陋,但秋景宜人,令人心旷神怡,仿佛一切都舒展开来。第三、四句分别写田野上蚱蜢飞舞,蓼岸边的农人正在劳作。第五、六句描绘了海边的生活,虾菜丰收,鱼蒲满塘。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并不嫌弃自己的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