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獬
【注释】 小屏:小屏风。飞鹭:飞来栖息的白鹭。雪缡褷:洁白的绶带,古代官员戴在冠上的装饰物。窗影:指窗棂的影子。晚竹:傍晚时分的竹子。无一事:无事可做。无何:不久。乡里:家乡。觉来时:醒来的时候。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闲适生活的小诗。诗的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抒情,通过景物和情事的对照,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 首句“小屏飞鹭雪缡褷”,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一只小屏上栖息着白鹭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在庙宇前挖沟渠,蜥蜴却不会游进大海,也不会藏身山间。碧瓦朱栏绿树之间悠闲自得。 待到老龙沉睡之后,便开始在人间偷情戏水。 逐句释义: 1. 不归大海不藏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蜥蜴不会游进大海,也不会藏在山中。这里的“大海”和“山”都是比喻,指的是广阔的空间或深邃的地方。 2. 碧瓦朱栏绿树闲:这句话描述的是庙宇前的景色。碧瓦代表庙宇的瓦片颜色是绿色的,朱栏表示栏杆的颜色是红色
注释: - 雨雪杂下:即“下雪和下雨”,是诗中的主要景象。 - 楚江云暖冻未得:楚江的云彩温暖,还没有结冰。 - 雪粒飘来着地稀:雪花飘落下来,落地稀疏。 - 恰似小园寒食后:就像在一个庭院里过了清明节一样。 - 梨花零乱雨中飞:梨花在雨中零散地落下,像在空中飞舞一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下雪和下雨的景象。第一句“楚江云暖冻未得”,描绘的是江南地区特有的温暖天气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湖边钓鱼的画面。下面是对每个诗句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柳条穿颊一双鲤,鳞插金钱腰尾长。 - “柳条穿颊”形容鱼儿游动时柳条在水中留下的痕迹,仿佛柳叶在鱼身上轻轻拂过。 - “一双鲤”指的是两条鱼,可能是指一对鲤鱼。 - “鳞插金钱腰尾长”形容鲤鱼的鳞片像钱一样排列,且腰身很长,形象地描绘了鲤鱼的美丽形态。 2. 何日酒泉飞白浪,湖边先问把罾郎。 -
注释: 1. 曾系画船:曾经把船只系在湖北的树木上。 2. 新撇白醪醅(pēi):新撇出的酒糟。白醪,指酒。 3. 紫荷:荷花别名。盖下:荷叶下。 4. 黄金尺:形容酒糟很浓稠。 5. 罾头(zénɡtóu):捕鱼用的竹网的一头。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开湖时的情景。首句“曾系画船湖北树”,写诗人曾在湖北的树下系过画船;次句“船家新撇白醪醅”,写船家刚撇出了新的酒糟。第三句“紫荷盖下黄金尺”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在诗的前半部分,回忆了与董伯孙的交往,并表达了对董伯孙昔日作为将军时的豪迈气概的怀念之情;后半部则描绘了一幅骏马图:一只鹘鸟展翅欲飞,一匹骏马正疾驰而去。“跃马、飞鹘”是全诗的关键词。 【答案】 译文见注释。 赏析: 诗人以豪迈之笔,追忆昔日与董伯孙的交往,并表达对董君昔日作为将军时的豪迈气概的怀念之情。首句“昔年尝臂海东鹘”,点明自己曾为一员勇将,驰骋疆场
【注释】 鸡林:古印度地名,在今越南中南部。 章台驿:古时长安东面的驿站名。 佩左符:指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曾持汉武帝给西域都护的信物“汉节”以验其真伪。 【赏析】 这是一首和诗。和诗是古代文人间相互酬唱的诗歌形式。诗人在和诗中,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原诗的喜爱之情,而且往往还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本篇就是如此。原诗的首句“梅”字用得十分巧妙。“梅”与“和”谐音,因此,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写这首诗
和汪正夫梅 木秃风摧正为才,几将挤陷九渊来。 见君说着须酸鼻,何必樽前更食梅。 这首诗是宋代郑獬的《和汪正夫梅》,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梅花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关的关键词注释: 1. 木秃风摧正为才:这里的“木秃”形容树木被风吹弯了枝干,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在恶劣天气中仍保持其姿态的情景。梅花因其独特的芬芳而被誉为花中的君子,即使在严寒的冬天也能傲然绽放
【解析】 此题考核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按照题目要求,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答题。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落梅”,即梅花飘落。首句写诗人雅致风流的文采。第二句点出诗人因有佳作而携酒探花。三、四两句写诗人赏完花之后,随着东风而去。第三联“笙歌已散游人去”一句中,“笙歌”是古代的一种音乐歌舞,“游人去”说明人们离去。“更逐东风拾落梅”中
【注释】 ①流俗:即世俗。见美才:显露自己的才华。 ②长入醉乡:长期沉醉在酒乡。③江南:指南方的江、浙、闽、赣等地区。蚤是:早。④莫向花前唱落梅:不要在梅花盛开时去吟唱《梅花落》这首曲子。因为梅花在冬季开放,故称“落梅”。 【赏析】 写诗人对流俗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以反诘的语气,说明自己不愿在流俗中显露才华。次句以“不如”表示选择,认为只有进入“醉乡”,才能摆脱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