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獬
【注释】 1.中:中间。 2.飘然才思是真仙:飘飘然如神仙般有超群的才华。 3.凤字仍留碧玉镌:凤字仍然留在了碧玉上。 4.换得黄金满书箧:换来的黄金填满了我的书箱。 5.可能独具买山钱:也许独自拥有购买山的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才情与财富的深刻思考。诗人以自己的才情和智慧,换取了大量的财富,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反而产生了深深的忧虑。他担忧自己是否能够真正地享受这些财富
诗句原文: 赤泥圆印木兰酒,欲饮无人共把杯。 只隔春江一潮信,可能闲访故人来。 诗句注释: - 赤泥圆印木兰酒:这里的“赤泥”指的是古代酿酒用的赤泥(一种经过发酵后过滤的酒糟),而“圆印”则可能是指酒壶或酒瓶上的圆形印记,用以识别酒的来源。“木兰酒”可能指的是用木兰花酿制的特色酒类。 - 欲饮无人共把杯:这句表达了诗人想要饮酒,但却没有能够与朋友一同共享的愿望。 - 只隔春江一潮信
【注释】 数亩:几亩地。低田:地势较低平的田地。流水浑:水流浑浊。明远村:明亮而遥远的村落。云阴:云雾缭绕,遮蔽了日光。拂暑光:掠过炎热的阳光。风光好:景色宜人。却将微雨送黄昏:却送来了一场微微的细雨,送走傍晚的余晖。 赏析: 这首五绝是写农村夏末初秋的景象。首句说,低洼田里水流混浊,说明此时已是夏末,天气转凉。第二句说,在远处明亮的村庄里有一棵树花开得正盛。第三句说,天公作美,送来了和暖的阳光
注释:丞相的新诗我还没有酬答,药典就放在床头。什么时候我的病体能像鹘鹰那样强健,我要与秋风一起万里遨游。 赏析:此诗为病中作,表达了诗人对病痛折磨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注释】: 古人已逐秋草没,明月空随秋浪翻。 —— 古人已经随着秋天的草丛消失了,只有那明亮的月儿依旧在水面上翻腾。 安得古人似明月,长来此地对金樽。 —— 怎样才能得到一个像那明月一样的人,能常常来到这地方,对着金杯畅饮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寄赠峡州宜都县古亭的题咏之作。诗中通过描写“古人”与“明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古人已逐秋草没,明月空随秋浪翻
诗句解释 1 水精宫殿从来小:这里的“水精”指的是珍贵的水晶,而“宫殿”则是古代用以比喻华丽的建筑。这句诗表达的是杭州的景色虽然宏伟,但实际上与传说中的蓬莱仙境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2. 寂寞蓬莱不可游:“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境之一,位于东海之滨。这里用“寂寞”来形容蓬莱的无人问津和冷清。 3. 十万人家明镜里:这里的“明镜”可能指代西湖的美景,而“十万人家”则形容西湖周围居住着大量人家
注释:想要炼制自己的心成为一面古镜,让它的清澈光芒直透太虚。早晨一洒故人的泪滴,依旧有尘埃落在匣子里生出来。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与哀伤之情。首句“欲炼此心成古镜”中的“炼”字,寓意着诗人对自己内心的净化和打磨,希望借此来映照出自己纯净无瑕的内心世界。第二句“清光直透太虚明”则描绘了诗人通过净化自我,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其心灵如同一面古镜一般清澈透明,能够直透太虚
诗句解读及赏析: 1. “洞元道士酒中仙”: 这句描述了一个名为“洞元道士”的人,他在饮酒时显得格外超脱和飘逸,如同仙人一般。这里的“洞元道士”可能指的是一位具有深厚道教修为的隐士,他的生活方式与常人不同,常常以饮酒为乐。同时,“酒中仙”一词也暗示了他对酒精的热爱以及在酒精中的自在状态。 2. “散发人间五十年”: 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表达这位道人已经活了很长时间,大约五十年或更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彭在元丰七年(1084年)创作的。诗中描绘了一位老翁,他虽然年纪已高,但依然在尘世间行走,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老翁的描述,展现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和态度。首句"庞眉苍面已衰翁",直接点明了老翁的外貌特征——眉毛粗大而发白,脸庞也显得苍老,这无疑暗示了他的人生历程已经走过了很多年华。然而,诗句中的“犹踏天衢尘土中”却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注释】 金陵:今南京;蒋山,即钟山,在南京市东。元师:对僧人的尊称。 【赏析】 这首诗大约写于作者出使北朝时路过钟山,怀念友人蒋山元之情景。首句说,自己不及林间红鹤群,因红鹤多栖林间,故云不及。次句说,红鹤飞泉却得夜深闻。此两句以反问形式作结,言自己不如红鹤,因红鹤得夜深泉鸣之耳音,而自己在北朝却听不到。第三句说,风帆又绝秦淮去,言自己乘船离京,再也不能听到秦淮两岸的笙歌了。末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