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已逐秋草没,明月空随秋浪翻。
安得古人似明月,长来此地对金樽。

【注释】:

古人已逐秋草没,明月空随秋浪翻。 —— 古人已经随着秋天的草丛消失了,只有那明亮的月儿依旧在水面上翻腾。

安得古人似明月,长来此地对金樽。 —— 怎样才能得到一个像那明月一样的人,能常常来到这地方,对着金杯畅饮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寄赠峡州宜都县古亭的题咏之作。诗中通过描写“古人”与“明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古人已逐秋草没,明月空随秋浪翻。”前两句以写景起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秋草萋萋,秋水荡漾,明月当空,皎洁明亮。然而,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深,而是巧妙地用“古人”和“明月”作比,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古人”既指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屈原(一说指晋代诗人陶渊明),又指其他文人墨客;而“明月”则象征着他们的作品以及他们高尚的人格。因此,这两句诗既写景,又抒情,既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关注,又体现了他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
“安得古人似明月,长来此地对金樽?”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呼唤:我多么希望我们能够像明月一样,彼此相知相伴,共同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呀!这里的“金樽”指的是酒器,象征着友情和欢乐。诗人用“长来此地”表达了他渴望与友人重逢的愿望,也体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珍重。
整首诗构思巧妙、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又有对友情的赞美和期盼,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