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獬
【诗句解读】 1. 一听秋声鬓已凋,孤心惊起拂星杓。 这句诗的意思是:一听到秋天的脚步声,我的头发已经白了,我的心也随之颤抖起来,就像是被星星的光辉照到一样。这里“听秋风”指感受到秋天的寒意,而“鬓已凋”则形容自己的年纪渐长,发白如霜,形象描绘出诗人在深秋时节所感受到的时间流逝和衰老之痛。 2. 轮囷自分为蟠木,濩落宁堪作大瓢。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的志向像盘根错节的树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已醒又醉倦游客:这句描述了诗人与自然的互动,描绘了诗人在春天夜晚的游园情景。"已醒又醉"表达了诗人既清醒又沉醉于美景之中,"倦游客"则暗示了诗人的疲惫状态,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游玩而感到疲倦。 2. 乍雨却晴寒食天:这里的"乍雨"可能指的是天气突变,突然下起了雨;"却晴"则表示随后天气转晴。同时
过魏都 忆把貂裘买玉壶,重来不敢解金鱼。 当时曾谒将军府,今日还乘使者车。 歌管渐非人去后,楼台依旧雪消初。 韩门弟子偏怊怅,泪满朝阳耆旧书。 赏析: 《过魏都》是一首七言绝句,创作于1918年,由毛泽东和罗章龙共同完成。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曹操的深深敬仰和怀念之情。 首句“忆把貂裘买玉壶”,诗人回忆了当年为了表达自己的志向,不惜花费钱财购买玉壶的情景
诗句释义 1. 初入姑苏会饮 - 这一句描述了诗人第一次到访苏州的场景,姑苏是苏州的古称,这里指代的是诗人初次访问的地点。 2. 凉风飘洒入高阁 - 描述了进入一个凉爽的环境,凉风和高阁的结合传达出了一种凉爽宜人的秋日氛围。 3. 满城绿树飞云涛 - 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城市景象,绿树如海,仿佛云涛翻滚,充满了动态美与生动性。 4. 渴来梦吞沧海阔 - 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渴望或需求
【注释】 正夫:作者自称。金斗、玉泉:这里指酒,喻指佳作。次高韵:以自己的高韵去和别人的诗相唱和。 “六印”二句:《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曾为彭泽令,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辞官归隐田园。 “穿天入月”句:指诗人饮酒至醉意朦胧之时,能将天上的月亮,地上的山川都融入诗中。捶鼓插旗:指酒船上击鼓呐喊,旌旗飞扬的场面。 “长愿”四句:意思是长愿沉醉不醒,把名利看淡,让世人传颂我的诗才。 【赏析】
喜吴几道迁右正言知谏院 精金喜入陶镕手,玉鉴直须明主知。 志士本来能许国,古人所恨不逢时。 汉成不用朱云剑,舜帝尝闻大禹辞。 莫道孤居无感激,挼挲两耳听京师。 注释:喜,高兴;陶镕,比喻培养和造就人才;志士,有远见抱负的人;古人,指屈原、司马迁等人;汉成,西汉成帝;朱云,西汉人,以直言进谏闻名;舜帝,传说中尧帝的继承人舜帝;挼挲,抚摸、搓弄。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吴几道迁升右正言
【注释】 劝客饮:劝酒。西回沧海波,指海涛汹涌,比喻世事变幻莫测。白苎(zhú),一种白色的丝质乐器,这里指琴。数声歌,指弹琴唱歌。人生所得只如此,指人生短暂,一切荣华富贵都是过眼烟云。酒海莫教空濩落,金堆安用郁嵯峨,意在劝人不要沉溺于酒色,要珍惜时光,有所作为。古今共是一丘土,指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就像地上的一抔尘土,转瞬即逝。只有刘生得计多,指只有刘伶懂得及时行乐的道理,才能活得长久。
东园招孙中叔 花路横梢已碍马,断无人迹赏年芳。 绿杨成穗点著地,蝴蝶作团飞过墙。 不禁梦回多黯郁,长因酒后得凄凉。 期君待与春翁约,买取东风任醉乡。 赏析: 郑獬的《东园招孙中叔》,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生活的诗作,其中蕴含着作者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首句“花路横梢已碍马”,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天里,花儿盛开,枝头挂满了花,形成了一片花海,使得道路上的马儿无法通过
【诗句释义】 次韵元肃兄汴口阻风:这首诗是李觏为他的哥哥李元肃写的一首赠别诗。汴口,即汴河之口,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北,是北宋时黄河的重要渡口之一。 风阻浪头如駴马,险于天堑欲摧车。却随宿雁留寒渚,深羡飞云韂碧虚。对酒客怀真土梗,满船生计只图书。世无勇奡携之去,不得连鳌作鲙鱼。 【译文】 汴河的口儿,水流湍急,波涛汹涌,就像一匹骏马被阻在了前面,我担心船只会因此而沉没。我只好跟随着大雁来到寒冷的岸边
汴渠夜泛亦快意,月射长波如断冰。 译文:在汴渠上乘船夜泛,也是一件快意的事情,月光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仿佛是一道道被切断的冰层,波光闪烁。 注释: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汴渠上乘船夜泛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夜晚美景的喜爱和欣赏。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夜景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月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月射长波如断冰”,形象地表现了月光下波光闪闪的美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