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獬
【注释】 鸣橹解双缆,寒蒸江气昏:鸣着船橹解开双缆,寒气弥漫,江水蒸气使天色昏暗。鸣橹:击响船桨,发出声音,以引起警觉;解除缆绳,让小舟在水上行驶。 春云兼雨重,晚水带潮浑:春天的云层夹杂着细雨更加浓密,夕阳西下时水色浑浊,仿佛被潮水裹挟。兼:并。 小市鱼虾集,空亭燕雀喧:小集市里鱼虾摆满了摊子,空亭中燕子和麻雀相互喧闹。 一尊得浓睡,行计不须论:一杯美酒能让人酣然入梦
【解析】 “豢饱则蹄啮,羌奴敢肆行”句中关键词“豢”,指喂饱。“恃”,仗恃。“肆”,放肆,无顾忌。“蚊虻”,喻指敌人。“蝼蚁”,喻指敌人。这句译文为:养得肥壮了,就肆无忌惮地奔跑。羌奴们仗恃着养得肥壮了,就肆无忌惮地奔跑。 “蚊虻失驱逐,蝼蚁遂纵横”句中关键词“蚊虻”是比喻敌人。“驱”,赶走。“蝼蚁”,喻指敌人。“纵”,放纵。“横”,“横行”。这句译文为:蚊虻被赶走了,蝼蚁却横行霸道。
夹道柳梢长,竹桥风影凉。 行人残照里,归路白云旁。 泉浅带土味,岩深闻草香。 到家花已尽,杏颊拥枝黄。 翻译: 在淮西的道上,夹道的柳树梢头很长,走在竹桥上,可以感受到风吹过竹叶带来的凉爽。 在落日的余晖中行走,道路旁是一片归家的小路。 泉水浅浅的流着,带着一点点泥土的味道;山岩深处,草的香味扑鼻而来。 回到家后,发现家中的花已经凋谢殆尽,只剩下枝头的杏花,它们在微风中摇曳着
诗句释义: - “人间久厌雨”:指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使得人们感到厌倦。 - “最快是初晴”:指出了雨后初晴是最让人期待的景象,因为雨水带来的湿气和沉闷已经消散。 - “骤见碧林影”:形容在雨过天晴后,突然看到碧绿的树林映入眼帘。 - “喜闻归雁声”:指听到远处传来的归雁叫声,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也暗示着结束一段旅程或任务的开始。 - “乾坤一苏醒”:整个宇宙在雨后的晴朗中似乎都焕发了生机
两日立我门,再拜求我诗。 我诗非美粟,安得充君饥。 十年诵周易,满腹文王辞。 文王不可见,使我空涕洟。
伯固读我诗,掉头吟不休。 明日踵我门,作诗还相投。 初读颇怪骇,如录万鬼囚。 笔墨又劲绝,涌纸花光流。 想其挥扫时,天匠无雕锼。 倒下百箧珠,滑走不可收。 嗟余文字拙,瑕颣多疮疣。 乃如丑老妇,见此明镜羞。 美言反见诵,伦拟非其俦。 扶树腐木茂,使之凌昆丘。 又欲唱其宫,使我商以讴。 相搏如风雷,直与郊愈侔。 子趋则甚易,于我宁得不。 力敌气遂作,声应律乃酬。 譬如楚汉翁,画地争鸿沟。
少年喜风雪,走上百尺楼。 买酒不论钱,贳却紫貂裘。 相从尽豪客,楼下系紫骝。 雄心视宇宙,万事叶沉浮。 欲骑凤凰去,肯顾万户侯。 误奏上林赋,白衣对冕旒。 一钓沧海空,遂跨六鳌头。 去年辞紫微,龙节得荆州。 渚宫美游观,绛帐压清流。 风雪不异昔,乱眼玉花稠。 日月翻两车,俄惊十五秋。 故人如飞云,零落不能收。 老意虽未伏,酒量已难投。 吊影对明烛,金樽谁献酬。 隔年得一书,何足解沉忧。
寄卧丞相庐,东轩富修竹。 如对古贤人,高标镇浮俗。 露气沃人清,烟色沾衣绿。 丹凤何时来,瘦损琅玕玉。
一别寸肠破,再别玄发衰。 人生无百年,那堪长别离。 万事从委蜕,漆园真诞辞。 去去复何言,东风双泪垂。
精金埋深山,凿土不难得。 大贝贮沧海,破浪亦能识。 山趋猛虎穴,海入长蛟室。 必意往取之,投躯不少惜。 仁义藏遗书,尧孔圣人迹。 不观不知道,触涂暗于漆。 上无猛虎畏,下无长蛟逼。 污辱不及身,灿灿嵬山璧。 金贝岂饱腹,盗窥恐易失。 累累畜满家,仅能一身佚。 孰谓遗书贫,猗顿莫能易。 其源固不赀,可为天下泽。 二子齿甚少,蚤莫宜加力。 剖剥见光铓,拄天一千尺。 勿逐篱下雏,自跨凤凰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