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维
仲尼饥饿颜回夭,此意谁能问大钧。 何事香山白居士,每嗟衰老亦言贫。 注释翻译: - 仲尼(孔子)和颜回(颜渊)在饥饿时生活困难,这样的生活困境是谁也无法理解的。就像杜甫所说的“安得广厦千万间”,这是无法想象的财富。 - 为何白居易这样的诗人会感慨自己年老体衰而贫穷?这反映出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无奈感怀。 - “安得广厦千万间”出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杜甫对广阔居所的渴望。 -
【译文】 冰融玉珂微有声,暖春游湖正宜人。 梅含金粉巧矜新,道人不管年光逝。 贪作诗章待后人,独爱西湖好风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美景的七言律诗。诗人用“四绝”来赞美四季不同的景色:春天的暖意、秋天的清寒、冬天的雪景和夏天的荷塘。 首句“冰散玉珂微弄暖”,描绘了春天来临的景象。冰融化后发出了声音,仿佛是在轻轻地嬉戏着。接着第二句“梅含金粉巧矜新”描述了春天梅花绽放的景象
【注释】 空生:空生和尚,即僧空生。庞老:庞蕴禅师。收贵:收足道长。 【赏析】 首句“空生去后花飞绝”:空生和尚在世时,我与他们一起赏花、吟诗。可是如今他离世了,花儿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盛开,因为再也没有人为它们传香送粉了。 次句“庞老行时雪落频”:庞蕴禅师在世时,我常常陪他在雪中散步,观赏那银装素裹的美景。可是如今他也离开了这个世界,所以雪下得更频繁了,仿佛要为他的离去而伤心流泪呢!
【解析】 1.再赋颂二首:即《再赋颂》和《颂》。颂是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内容多歌颂功德。“再”字表明此诗为咏物之作。 2.双盘:两膝交叉盘坐。一足垂:一足悬空下垂。历然:庄严、肃穆的样子。宾席:宾主的座位。间仪:间杂的礼仪。 3. 惟:只。露柱:指柱上露珠。识:识别。仙陀:仙人的手指。不知:不理解。 4.赏析:本诗以松为喻,描绘了松树挺拔苍劲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快
注释:早晨太阳出来,冰雪开始消融,沿着江边,树林下,可以自由地追随。 灵山一会何曾散,莫学时人语别离。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初春时节,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首联“阳景朝来释冻凘,水边林下好追随”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阳光明媚,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诗人沿着江边,树林下行走,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这里的“阳景”、“冻凘”都是关键词,分别代表阳光和冰雪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以梅花为题,赞颂梅花傲雪凌霜、高洁不群的品格。 层层玉叶黄金蕊,漏泄天香与世人。这两句描写了梅花的形态和香味。层层的玉叶象征着梅花的枝干挺拔有力,而黄金般的花蕊则代表着梅花的美丽动人。漏泄天香则形容梅花散发出的香气浓郁而持久,能够穿透人们的心灵。与世人则是说梅花的香气能够感染到所有的人,使人们为之陶醉。 闲寂未须嗟失地,年年长冠百花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注解】 1. 奉答祖印喜雪二颂:这首诗是作者对祖印的一首颂词。 2. 久旱终能不失时,田家喜气吐虹霓:久旱逢甘雨,农夫们非常高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犹如彩虹横跨天际。 3. 庞公昔日曾垂语,资福今朝更指迷:庞公(庞德公,字公度,东汉隐士)曾经指点迷津,为后人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指引。 【赏析】 这是一首颂诗,主要表达了对久旱盼雨、盼望生活恢复正常的期待。 首句“久旱终能不失时”
【注释】: 闻君鼎足话无生,说尽无生及有生。 闻君鼎足话无生,说尽无生及有生。鼎足是佛教语,比喻说法者以无相、无生之教引导众生。 几日西郊回杖锡,小窗同听竹风声。 杖锡是僧人行走时所持的拐杖,这里指归山隐居。竹风声,竹林中风吹的声音。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这是诗人在雪中偶成的小诗,献给芳公长老和收贵二上人的。 赏析:
注释:白乐天才高,文采飞扬,诗名远扬。他感慨世间万物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内心充满情感。他不理解“无生”的概念,但却能超脱世俗纷扰,使一切尘世的烦恼都消散在无形中。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赞美白乐天的诗歌。诗人通过读白乐天的传记和文集,感叹白乐天才华横溢,诗名远扬。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白乐天感物伤时,动有情的理解。最后一句“不识无生真自体,一尘才遣一尘生”,更是点明了白乐天虽不能理解“无生”概念
注释: 读白乐天传及文集:读,阅读;乐天,指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字乐天;传,传记;文集,指他的诗文集。 直道危言自古难:正直的道义和直言进谏在历史上是很难做到的。 忠贤常困佞邪安:忠诚正直的人常常受奸佞邪恶之人的排挤迫害。 兴王赏谏非无法:开国的君王奖赏直言劝谏的人并非没有道理。 却为贪令自择官:却因为贪婪的命令使得自己选择官员。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