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维
【注释】 教:传授。十二弦:乐器名,指琵琶。开筵:摆酒宴。花争发:花竞相开放。红妆:女子的化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春天湖上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教得新声十二弦,每逢嘉客便开筵。”意思是说,我学会了弹奏新调的琵琶曲,每当有客人来时,就摆上酒宴,弹起琵琶。这里,诗人用“教得”一词,表现出他对琵琶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他不仅自己学习弹奏
【注释】 和微之饮杨路分家听琵琶:和白居易饮酒于杨路的家中,并倾听琵琶。杨路(公元791年—853年),唐代诗人,字大诚,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酒熟梅香腊后天,春莺巧啭忽当筵:腊月已过,酒也酿熟,满院梅花飘香,春天的黄莺在树枝上啼叫,忽然之间歌声从宴席上传来。 共嗤白傅辛勤甚,万唤千呼始上船:一起嘲笑白居易劳苦辛苦得可怜,他多次被人呼唤才上船。“白傅”是白居易的号
【注释】 擢玉:比喻人的才气。超俗格:超出世俗的品格。罗幕:指女子所着的帷帐。樽前自在香:在酒宴中,任其香气自由散发。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梅比人,借梅花的高洁品格,赞美了人品的高远。全诗用“擢玉”、“施朱”、“轻遮护”三喻,形象地描绘出梅花的风骨。首二句写梅花高洁之品性,次二句写梅花淡泊之情操,末二句写梅花不媚之性格。诗人通过这三幅画面,表达了对梅花高洁、淡泊、不媚之情的赞颂。
《次韵答提刑王朝奉席上看梅见贻》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作品。下面将根据诗句逐一进行解释: - “诚己从来不问天”:这里的“诚己”可以理解为诗人的真诚之心,不轻易去追求那些外在的、虚无的东西。而“从来不问天”则表明诗人对于天道、天命的态度——不执着于这些虚幻的概念,专注于自身的修养和实践。 - “肯将衰白慕华轩”:这里的“衰白”形容的是年老色衰的状态,而“慕华轩”则是向往高雅、纯洁的事物
【注释】 ①微之:元稹的字。湖游四绝:指《早春游东亭》四首诗。 ②画舫:彩绘的船。新成:刚建成。水拍堤:水上拍击着堤岸。 ③悲丝急管:悲凉的琴声和急促的箫管乐声。韵参差:音调高低不一。 ④吟风啸月:吟咏清风,啸叫明月。年年事:每年都有的事情。未省:未曾经历过。兴尽:兴致已经没有了。 【赏析】 此诗是元稹与好友白居易共同创作的四首《和微之游湖四绝》之一。这首诗写的是他们游玩湖上时的情景
注解: 1. 庵前谁为子磨塼:庵,佛教尼姑庵;了得,了解、领悟的意思。“谁为子磨塼”是说谁能理解你的内心世界,为你开悟。“子”指你我等凡夫俗子,“磨塼”即磨砺,比喻修行。 2. 休把真心作静看:休,不要;真,真诚的;心,指内心世界;作,看作。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把你的真心当作一种静态的东西来看待。 3. 了得诸尘非异物:诸,所有的;尘,世俗之物;了得,理解、领悟。这句话的意思是:世间万物都是一样
和微之饮杨路分家听琵琶注释:和:和诗,即和微之一起写诗;杨路分:杨汝士,时任左拾遗,故称杨路分;家:指杨汝士的家;听:欣赏。 赏析:此诗为和作。诗人在和诗中,对杨汝士的才华和为人作了高度的赞扬。 遇酒逢春触处春,白头相视若天伦。 注释:遇酒:饮酒;逢春:与春天相遇;触处:处处都;白头:指老年。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中赞美了杨汝士的才情、人品,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怀念之情。 须知丞相官仪重
注释:四十岁的人,曾经听到过朱弦的演奏;艺术不论多少,最重要的是贵在绝伦。 少损新声放平淡,免教醉杀白头人。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朱弦”来比喻人的才华和技艺。诗人认为,一个人的才能和技艺不应该过于张扬,而是应该保持一定的低调,这样才不会让人感到厌烦和失望。同时,这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自己的才华和技能,不要因为过于炫耀而失去它们。最后一句“免教醉杀白头人”则进一步强调了保持低调的重要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此诗是诗人白居易与友人微之游览西湖,观赏四季景色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首句写景,描绘了春日西湖红云里花边鹭立,林下人行翠幄中;第二句写游湖时的感受和心情;第三句写夏日游湖的情景;尾句以想象的方式,把家人都移到了广寒宫。 【答案】 译文: 湖畔花边有一只白鹭站立着,它站在红色的云彩里
【注释】 ①败荷:衰败的荷叶。②水西:指西湖。③幸有:庆幸自己能。④主人:这里指诗人,也指他的朋友白居易。⑤悲秋:悲愁秋天的景色。⑥更:再。⑦胜:胜过。⑧清光:清澈的水波和明朗的阳光。⑨卜昼:白天乘船。⑩俗子:平庸的人。⑪秋:指秋天的风景。⑫放舟:乘小船顺水而下。⑬堪:能够。⑭相得:相互投合。⑮赏心:赏心悦目,即美好的风光使人愉快。⑯游衍:漫游、游玩。⑰四绝:四种美景或乐趣。⑱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