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前谁为子磨塼,休把真心作静看。
了得诸尘非异物,披毛带角也何难。

注解:

  1. 庵前谁为子磨塼:庵,佛教尼姑庵;了得,了解、领悟的意思。“谁为子磨塼”是说谁能理解你的内心世界,为你开悟。“子”指你我等凡夫俗子,“磨塼”即磨砺,比喻修行。
  2. 休把真心作静看:休,不要;真,真诚的;心,指内心世界;作,看作。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把你的真心当作一种静态的东西来看待。
  3. 了得诸尘非异物:诸,所有的;尘,世俗之物;了得,理解、领悟。这句话的意思是:世间万物都是一样,没有分别,不是有形的物体就是无形的东西。
  4. 披毛带角也何难:披,长着;带,带着;角,兽类头上生出的角。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像动物那样长着毛和长角也有什么困难。
    赏析:
    这首偈诗以禅宗公案“僧问僧璨:何名般若?僧璨曰:不闻般若,始可与言般若。不闻见闻转语,始可与言见闻转语。”(见《五灯会元》)为引子。作者以禅语入诗,借佛理之谈,点明人要真正体味佛法,必须打破自己的执著,不要将真心当作一种静态的东西来看待。同时,这首诗还表达了一种对世间万物平等的观念,认为世间所有的东西都没有什么不同,这也是一种对世间万物平等观念的肯定。最后,通过“披毛带角也何难”一句,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世间万物平等观念的肯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