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维
【注释】 庵中睡起五颂寄海印长老 剡竹:剡县产的竹,长而直。 纫丝杂短长,谁教曲折号宫商。(“纫”是缝纫、编织的意思,“短长”,指不同长短的竹子。) 谁:疑问代词。 教:让。 宫商:古代五声,分别指宫音、商音、角音、征音、羽音。 自从眠处知消息,终日笙歌是道场。(“道场”:佛教用语,指举行佛事活动的场所或时间。)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写诗人与海印长老的交往。 首句“剡竹纫丝杂短长
【注释】 庵中:指僧人的茅棚。五颂:佛教经书,五卷为一卷。海印长老:即慧远大师,是东晋著名僧人,住于庐山东林寺,名僧法远之弟子。他提倡佛学,并有著作传世。实相:指佛法。参差:参差不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庵中醒来后写给海印大师的。全诗写景抒情相结合,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佛法、对人生真谛的体悟和追求。 首句“四风标韵出风尘”,意思是说,尽管身处尘世,但内心却能保持清静如水的境界
【注释】 五颂:唐代诗僧贯休所作的《五颂》为“火灭水枯病余身,未散虚空一聚尘。更欲强招年少客,折花同赏梦中春。” 庵中睡起:指在寺庵中醒来。庵是和尚住的地方。海印长老:即慧海大师,唐代高僧,禅宗五家之一。禅语有云:“佛祖只教人向性中求法,岂在言说中?”此句表明诗人对佛教的理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庵中醒来后写给海印长老的一首赠偈。全诗以禅意入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 首联两句
【注释】: 空门:佛教语,指佛家之门。君何得:你从哪儿获得。灭色终非:灭尽了一切色相(物质现象),终究不能达到。我所能:我所能达到的。岑寂欢狂:欢乐时沉默寡言,悲伤时又放声大哭。均有待:都有待于实现。无相与处:没有相互依存的关系。是良朋:是好朋友。 【赏析】: 这是一首和诗。白居易在这首诗里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他希望远离尘世的纷扰,寻求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诗人以“空门欲问君何得”起句
【注释】 曾通:指宋代名相王安石,字介甫。见惠风琴:宋人有诗:“吾君方急民财阜,好助薰风入舜琴。”意谓我王正急待民间财物丰富,好借“惠风”之力进入舜帝的琴中。 【赏析】 《惠风琴赋》是一首咏颂琴音之美妙的诗。作者以赞美之情,赞颂惠风琴音之高妙。全诗分为三段,第一段写惠风琴的制作,第二段写惠风琴音之美妙,第三段写惠风琴对民众之益处。 前两句,先写惠风琴的制作。《诗经·小雅·鹿鸣》云:“我有嘉宾
注释: 1. 闲窗日射寒松影:闲适的窗子,阳光照射下,松树的影子显得清冷而宁静。 2. 枕上风传过雁声:枕头上,风吹过来,仿佛可以听到大雁的叫声。 3. 梦境觉来无一际:梦醒之后,一切都没有边际,一切都如梦般虚幻。 4. 不劳唇齿话无生:不用费力去谈论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因为一切都是没有生命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闲适生活的小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 首句“闲窗日射寒松影”
【注释】: 玉汝:喻指你如玉般温润。 惠:通“慧”,聪明。 猫头笋:即猫儿竹,竹名。 汉臣:指汉武帝时的大臣东方朔。曾游地:东方朔曾在汉武帝的地窖中藏匿过,这里借以形容他的机智和胆识。迎猫:迎神驱鬼。林:指地窖的深处,暗合“藏”字。 解箨:竹子脱去笋壳后,露出光滑的白皮。 凝片:像片状一样凝聚。 含甘:含有甜美的味道。 珍重:珍爱重视。 等兼金:与金子相比贵重。 赏析: 诗中以“玉汝”
再和尧夫欲借琵琶妓 画船西去水成乡,玉管朱弦出上方。 衰病不须多酌我,次公非酒亦能狂。 注释: - 画船西去水成乡(画船向西行驶,水变成了故乡) - 玉管朱弦出上方(如同玉管和红弦从天而降) - 衰病不须多酌我(虽然身体衰败,但还是不必多喝) - 次公非酒亦能狂(即使不喝酒也能表现出狂放的性格)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画船西行图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诗句:谢公故事常携妓,白傅高年自唱歌。 注释:谢公,指东晋名士谢安,他喜欢携带歌舞艺人出游,享受生活。白傅,指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在晚年常常独自唱歌以抒发情感。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谢安和白居易两位文人的生活情趣。谢安喜欢携妓出游,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而白居易则在晚年独自唱歌,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两位文人的不同生活态度,展示了他们对生活的不同追求和情感表达
【赏析】这是诗人在官闲无事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在闲暇之时思念湖上的情景。首句写远离尘嚣的湖上景色,第二句写深居简出的生活,第三句表现了作者的心境,第四句写自己在闲暇之时喜欢听琴声,教曲成就是听琴的过程。 闲居思湖上 远泛每思随雁鹜,深居半是避杯觥。 注释:1.“雁鹜”指雁、鸥等水鸟,这里借指湖上景色。2.避杯觥:避免喝酒作乐。 译文:我常常想到远方去划船观赏风景,而我却长期住在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