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风标韵出风尘,高下虽殊一色均。
为我终朝谈实相,参差庭柏敞精神。

【注释】

庵中:指僧人的茅棚。五颂:佛教经书,五卷为一卷。海印长老:即慧远大师,是东晋著名僧人,住于庐山东林寺,名僧法远之弟子。他提倡佛学,并有著作传世。实相:指佛法。参差:参差不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庵中醒来后写给海印大师的。全诗写景抒情相结合,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佛法、对人生真谛的体悟和追求。

首句“四风标韵出风尘”,意思是说,尽管身处尘世,但内心却能保持清静如水的境界,不被外界所染。“四风”指的是佛教中的四种修行方法:禅定(坐禅)、智慧、慈悲和戒律。这四种修行方法都是从内心的清净开始,逐渐扩展到外在的世界。

第二句“高下虽殊一色均”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这种境界的追求。虽然每个人的境遇不同,但无论贫富贵贱,都能达到同样的境界。这是一种超越世俗的观念,也体现了诗人的人生观。

第三句“为我终朝谈实相”则直接表达了诗人与海印长老之间的交流内容。实相,指的是佛法中的真实之理。诗人通过与海印长老的对话,不断深入地探讨着佛法的真谛。这种对话不仅是一种心灵的交流,也是一种修行的过程。

最后一句“参差庭柏敞精神”,则是对整首诗的一个总结。庭院里参差不齐的柏树,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世界是独立而自由的,不受世俗的影响,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色。

这首诗通过对庵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追求和理解。它不仅仅是一首赞美自然之美的诗歌,更是一首表达人生哲理、展现心灵自由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