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竹纫丝杂短长,谁教曲折号宫商。
自从眠处知消息,终日笙歌是道场。

【注释】

庵中睡起五颂寄海印长老

剡竹:剡县产的竹,长而直。

纫丝杂短长,谁教曲折号宫商。(“纫”是缝纫、编织的意思,“短长”,指不同长短的竹子。)

谁:疑问代词。

教:让。

宫商:古代五声,分别指宫音、商音、角音、征音、羽音。

自从眠处知消息,终日笙歌是道场。(“道场”:佛教用语,指举行佛事活动的场所或时间。)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写诗人与海印长老的交往。

首句“剡竹纫丝杂短长,谁教曲折号宫商。”意思是说,用剡县的竹子编成各种粗细不同的丝弦,谁让这些长短不齐的丝线能发出悦耳的宫商声呢?“剡竹”点明地点和所做之物,“丝”是丝弦,“号”就是吹奏,即吹出乐声。

次句“自从眠处知消息,终日笙歌是道场。”意思是说,自从在这个地方入睡之后,就能知道那里的消息,因为整天笙歌声不断,这里就成了修行打坐的法场。这两句把诗人对长老的崇敬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三句“自来心地无多事,何事虚为百丈家?”意思是说,自从来到这里住下后,就再也没有别的心思,何必去管那些闲事呢?“百丈”是指寺院里的僧人。

末句“山人未识经行路,只合山头作钓徒。”意思是说,我这个山里人不懂得什么佛法道理,只好到山头当一个钓鱼的人罢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长老的友情,以及他对于人生的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