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维
诗句原文: 春色平明到,微风弄彩幡。 稍回宫柳弱,更助壁椒温。 注释解释: - “春色平明到”:“春色”指春天的景色,“平明”是指天色刚刚破晓的时候,“到”则表达了春天的气息悄然而至。 - “微风弄彩幡”:“微风”指的是轻柔的微风,“彩幡”是装饰用的彩色旗帜,这里形容微风吹动着彩旗,显得生动而欢快。 - “稍回宫柳弱”:“宫柳”指的是皇宫中的柳树,“稍回”表示柳树在风中轻轻摇曳
诗句翻译:九次演奏清新的声音,如同玉制的酒器般清脆;八种珍贵的美食,和着美酒一同奉上。 译文:九次演奏清新的声音,如同玉制的酒器般清脆;八种珍贵的美食和着美酒一同奉上。 赏析: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太后阁六首》中的第六首,诗中描述了太皇太后享受皇家恩赐的场景。通过描绘九奏清新和八珍和旨的描写,展现了太皇太后的尊贵地位以及皇家对她的厚待。诗句“须知天子娱亲意
【释义】 宫娃在晨光中已催早班,拜谢春幡列御前。不用等到东风报花信,红酥彩缕斗芳妍。 【注释】 宫娃:即宫女。 春风:这里指春天的风。 报花信:告诉开花的消息。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首句写宫娃拂晓催班,第二句写宫娃拜谢春幡,第三句写不待东风报花信,第四句写红酥彩缕斗芳妍。全诗以宫女的口吻写她对春光的喜悦之情。“夫人阁”是皇宫中女官居住的地方,所以此诗当为宫内人所作。诗人通过描写宫娃拜谢春幡
紫兰红蓼簇春盘,晓逐金壶下太官。 朝遍三宫归已晚,日华明丽雪消残。 注释:紫兰和红蓼是春天的装饰品,簇聚在一起就像春盘一样。太阳刚刚升起,人们就跟随金壶(指御用酒器)前往皇宫参加宴会。在皇宫里,他们参观了三处宫殿之后才回来,但是太阳已经开始下山了(“朝遍三宫”暗示着时间已经不早)。最后一句“日华明丽雪消残”描绘了夕阳余晖下的景色,天空中的云彩开始变得明亮,积雪也逐渐融化。 赏析
注释:腊雪过后,余香还留在小径上,朝阳的光辉照耀着华丽的屋脊。翠绿的颜色生在兰花和蕙草身上,和谐地融入了管弦的乐声中。 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冬天看到的景象,描绘了一幅冬日的美景图。首句“腊雪馀香径”,描述了冬天的雪还在小径上,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次句“朝晖上绮甍”,则描绘了清晨的阳光照耀在华丽的屋脊上,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第三句“翠生兰蕙色”,描述了翠绿色生在兰花和蕙草上
诗句原文: 镂成宝字题宫户,剪出名花趁御筵。 人世不知春色早,忽惊歌吹下中天。 注释解析: 1. 镂成宝字题宫户:形容宫中装饰精美,如同用珠宝镌刻而成,用以装饰宫门,增添了一份华丽与庄重的氛围。 2. 剪出名花趁御筵: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通过剪裁出美丽的花朵来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3. 人世不知春色早:表达了外界的人对于春天的无知和迟来的认知,暗示着春日的悄然离去。 4. 忽惊歌吹下中天
玉律生阳早,金铺上日迟。 枝间双鹊语,应是报春祺。 解析: 1. "玉律生阳早",玉律指的是古代的律法,生阳则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所以整句诗的意思是“律法规定春天来得早”。 2. "金铺上日迟",金铺是指皇宫中的计时工具,上日迟表示太阳升起的时间比往常晚一些,所以整句诗的意思是“金铺上的日晷显示太阳升起的时间比平常晚”。 3. "枝间双鹊语",双鹊指的是两只喜鹊,语则表示它们在说话
诗句: ``` 铜溜消残冻,朱楼拂早霞。 传声回步辇,来赏小桃花。 ``` 译文: 早晨的阳光照耀着铜制的屋檐,寒冷已经消散无踪;朱红色的楼房沐浴着初阳的光辉。 消息传来,皇帝乘坐的小车已启程返回,来此观赏娇嫩的桃花。 注释: - 铜溜:指屋檐下的铜制装饰物。 - 朱楼:指朱红色的楼阁。 - 步辇:皇帝出行时乘坐的车辆。 - 小桃:此处特指桃花。 赏析:
残冰未放沟声滑的注释:残冰未融,溪水潺潺,声音清脆如在滑行。 小雨频催柳色新译文:雨丝纷纷洒落,柳叶翠绿鲜嫩,生机勃发。 昼漏渐长无一事译文:白天的时间流逝,一切都显得如此宁静,没有什么事情打扰。 坐披黄老味天真释义:坐在书桌旁,沉浸在书卷中,仿佛与古人一同品味着那份超脱世俗的清高境界。 赏析: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
【注解】 金花:指金缕衣。镂胜(lòu shèng):雕饰的花纹。春燕:春天里飞回的燕子,比喻宫女。彩仗:彩绘的旗帜。萦丝:绕着丝绳。土牛:耕田用的一种木制农具。韶华:美好的时光。中禁:皇宫内。和风:温暖宜人的春风。次第:一个接一个地。神州:这里指全国范围。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宫苑迎得春来的景象。首句写金缕衣随春燕飞来,第二句写彩杖随春风吹来,第三、四句写迎得春天来到宫中,然后吹遍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