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维
《太后阁六首》 平晓开朱户,轻寒御练衣。 宫童移钿扇,庆寿早朝归。 注释与赏析: - 平晓开朱户:清晨时分,推开华丽的门扉迎接朝阳。 - 轻寒御练衣:在寒冷的早晨披上练布制成的长衣御寒。 - 宫童移钿扇:宫女们移来精美的扇子,为太后庆寿添彩。 - 庆寿早朝归:在太后的寿诞庆典后,宫廷成员早早回到宫中。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重的皇宫早晨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皇室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注释:皇后的美德与姬国的德行相等,她的品德与舜帝的家风相合。 进贤君为长者,修教月增华美。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写给唐中宗李显的诗,赞美了唐中宗在位期间,他的母亲武则天的德政。诗中通过比喻手法,将武则天比作姬国的后德和舜帝的家风,赞美了她在治理国家方面的才能。同时,也表达了对武则天在位期间,她所推行的修德、修政等措施的认可和赞扬
诗句解释与翻译 1. 晴日渐消宫瓦雪,和风微散御炉烟。 - 晴日:阳光明媚的日子。 - 霁:雨后天晴,此处指晴朗的日子。 - 宫瓦:古代宫殿的屋顶瓦片。 - 雪:指积雪。 - 消:消散,消失。 - 和风:温暖的风。 - 微:轻轻,轻轻地。 - 散:消散。 - 御炉烟:皇帝用的炉子冒出的烟气。 2. 千官拜舞皇恩罢,彩胜金幡下九天。 - 千官:众多的官员。 - 拜舞:向皇上行礼作舞蹈状。
早莺啼滑知寒薄,午马休迟觉昼长。 四海欢康几务暇,箫韶时奉万年觞。 注释与译文: - 早莺啼滑知寒薄:春天到来,早出的黄莺在清脆的啼叫声中,感知到天气逐渐变冷。 - 午马休迟觉昼长:午时的马因为不需要劳作,可以悠哉地享受着长长的白昼。 - 四海欢康几务暇:全天下百姓都因国家的繁荣而感到快乐,有充裕的时间休息和娱乐。 - 箫韶时奉万年觞:在喜庆的音乐声中,人们共同举杯庆祝,祝愿国运长久,共享欢乐
【解析】 “太皇太后阁”是题咏的对象,“阁”是楼阁,这里指代皇宫。“长乐钟残宝殿开”写宫中钟声悠远,皇帝的宝座在宝殿中开启,“鸣梢移仗问安来”点出皇帝起身去问候太皇太后。 “欲知纯孝通天地,和气氤氲绕御杯”两句诗写孝子对太后的一片忠心,孝道之诚感动了天地。孝子之心与天地相合,其孝道自然能影响整个天地。这两句诗用拟人手法将孝子之心与天地相联系,突出了孝子之心的伟大。 【答案】 长乐钟声悠扬地传来
注释:太后在朝廷上主持国政,成为国家的表率,她以身作则,为天下母亲树立了榜样。她亲自承担起养育四海的责任,希望她的寿命能长久,达到万年。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太后的诗,诗人通过赞美太后的品德和贡献,表达了对太后的敬仰之情。诗中描绘了太后在朝廷上主持国政,以身作则,为天下母亲树立了榜样的形象。同时,诗人也赞扬了太后亲自承担起养育四海的责任,希望她的寿命能长久,达到万年
【注释】 1. 春贴:指春天里张贴春联或年画。春联是贴在门框、窗框等处的,而年画则多用于室内装饰。 2. 子皇帝阁:即“太子宫”,古代皇家的宫殿。 3. 和气生金殿:意指和谐的氛围能产生黄金般的珍贵之物,比喻和谐的环境能够孕育出美好的事物。 4. 微风转画旗:微风吹动画旗,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5. 知:知晓、了解。 【赏析】 《春贴子皇帝阁六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共六首
春贴子皇帝阁六首 醇醴浮金斝,柔蔬饤玉盘。尝新兼介寿,齐奉两宫欢 注释: 春贴子皇帝阁六首是一首五言绝句,作者是宋代诗人司马光。此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生机勃勃、和乐融融的景象。以“盛德方迎木”体现出美好品德与春天的关联,暗示春天的生机是对高尚品德的呼应。 “柔风渐布和”描绘出温和的春风带来的祥和氛围。而“省耕将效驾”表现出帝王对农耕的重视,“击壤已闻歌”则营造出一种百姓安居乐业、欢乐祥和的画面
注释: 太皇太后在阁中观看膳食,天仗回旋,含饴乐圣辰。定应彤管笔,书美系王春。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太皇太后在阁中观看膳食的场景。诗的前两句描述了太皇太后在阁中观看膳食,天仗回旋,含饴乐圣辰。后两句则表达了太皇太后定会用彤管笔书写美好的诗句来系念春天的到来。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充满了喜庆和祥和的气氛
城西书事五首 犬吠村墟改,人移井臼空。谁家收栗罢,林脚有遗蓬。 注释:城西,指的是陉州城的西方,太行山的西边地带。书事,指记录事情,这里是指诗人对乡村景色的记叙。犬吠,是说村里传来了狗叫声。村墟,泛指村落或村庄。改,表示改变。人移,意味着人们迁移或搬家。井臼,泛指农具,如汲水用的辘轳。井臼空,形容农村生活逐渐变得清闲。谁家收栗罢,指的是哪家收获栗子已经结束了。林脚,指树根旁边或者树林边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