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立场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如果诗歌坚持以自己的感情独白为主,那么就要联系作者创作此诗时所处环境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并结合诗歌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题干要求“逐句释义”“赏析”。注意“稀”“期”“明时”等关键字。 1.
【注解】 和:应和,写诗相答。晏相公:指唐代诗人崔颢。湖上:在湖上的景色。四首:共四首诗。飞动夕阳中:指落日斜照下,风枝摇曳的美景。莫遣儿童撼,留看着露红:不要让孩子去摇晃树枝,让他们欣赏那露水沾湿了的红色花瓣。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前两句是说,风中摇曳的树枝,挂住了危高的叶子,随着夕阳西下,飘然欲动,宛如一幅动人的画面。后两句是说,千万不要让孩子们把树枝弄断了,要让他们看到那美丽的红花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 - 关键词:清话、尧夫兄弟 - 注释:尧夫兄弟指的是作者的两位兄长,他们在一起吃饭时谈论的都是清新的话题。"清话"意味着讨论的主题是纯洁和高尚的,而"尧夫兄弟"则强调了这种对话的亲密性和纯洁性。 第二句 - 关键词:似转轮、迹虽辽远 - 注释:这里的"转轮"形象地比喻了人生或命运的轮回,暗示虽然物理距离遥远,但情感的联系却是如此紧密
送安厚卿 庙廊接武窥风范,藩翰交符识典刑。 即听攀辕倾里巷,少回征辔燕家亭。 池边密叶听莺语,庭下残花坠鹤翎。 不必阳关动离思,西湖柳色正青青。 注释: 庙廊:朝廷或官府,这里泛指官署。 接武:接连不断。 藩翰:指藩镇的使者(翰,书信)。 交符:互相交换凭证、证件。 即:就。 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为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 赏析: 《送安厚卿》是一首送别诗
酬刘郎安孺庆八十 桂起安居濯了缨,结茅凭几坐忘情。 行年及老渐仁德,终日为欢尽孝诚。 垂白退休承世范,纡朱列侍愧朝荣。 近来捉得文章婿,陡觉吾门喜气生。 注释:桂起安居濯了缨,指的是刘郎的家乡有桂花树,他在那里洗了帽子上的缨带。结茅凭几坐忘情,刘郎在茅草房中坐着,忘却了一切。行年及老渐仁德,岁月流转到了老年,他的仁德也逐渐显现出来。终日为欢尽孝诚,他为了家人而快乐,尽了孝道。垂白退休承世范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感情。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最后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评价。 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李阁使出守冀州,后两句写他的功绩。 第一句“天子仁恩抚四陲”,意思是说皇帝仁慈的恩泽安抚了四方。“四陲”即指四周边界。 第二句“边兵坐饱太平时”
和子华兄清洛阻风 将相身荣大耋年,高怀先到碧嵩前。 牙兵不用驱双节,神物应须护两舷。 锦段已传佳句丽,丝头无复世情牵。 华颠学士聆风喜,归思如今已浩然。 注释: 1. 将相身荣大耋年:形容将相们年纪已经很大了,但他们的声望和地位依然显赫。 2. 高怀先到碧嵩前:形容他们将要到达的地方是美丽的碧山,表达了一种向往之情。 3. 牙兵不用驱双节:指不需要用武力去保护,因为已经有神物在守护。 4.
这首诗的译文是: 稻谷成熟,仓库满溢,民俗欢腾,人们鼓腹而行。虽然万点华灯照亮了夜晚,但十方芳酒却让人忘却了时间。齐人有本先循法,只爱自己,何必想要重生。更有一机当妙悟,在茫茫空外,管弦之声悠扬。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热闹的节日景象。首句“稻收禾熟廪囷盈”,描述了丰收的稻谷和装满的粮仓。第二句“民俗熙熙鼓腹行”,描绘了人们欢庆的场景,他们快乐地行走着,面带笑容
【注释】 ①安强:安闲强健。 ②空门:指佛教。 ③醉乡:指道教。 ④能保其身:意为能够保全自己的生命。归我里:指回到家乡。 ⑤闵劳以事:意为怜悯劳累的事情。 ⑥幽栖地:指隐居的地方。 ⑦方驾:即“方驾”,语出《左传》“方驾齐轨”。这里指一同出游。 【赏析】 这是一首寄给范侍郎的诗,抒发了作者希望范侍郎归来的心情,表达了对范侍郎的尊敬和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平易、朴素、流畅,充满了生活气息;同时
这首诗是诗人在赞美西堂前的双海棠花朵。 群芳敛色避妖妍:这句诗的意思是,其他的花朵都收敛了它们的艳丽,以避免与海棠的妖娆相比。这里的“妖妍”指的是艳丽的外表,而“退之堂下有”指的是诗人自己的书房,暗示着其他花可能在这里受到冷落。 细叶柔条尽可怜:这句诗的意思是,海棠的细叶和柔软的枝条都是那么可爱,令人怜悯。这里的“可怜”表达了诗人对海棠的喜爱之情。 明艳浓常因日暖:这句诗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