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标
【注释】 辛酉:即康熙五十九年。初春:春季开始的时候,这里指农历正月初一。王师:朝廷军队,作者自指。定滇南:平定云南南部地区。奉命:受命令、奉命出征。出守:到一个地方去任职或驻守。剑川:地名,即今云南剑川县。蓼亭:在四川眉山市青神县东南,是陆游的别墅。陆游曾在此地作过诗,故称陆先生(陆游字务观)。以诗见赠:陆游写诗送给作者。次韵:即用原诗的词句和韵脚来写另一首诗
【注释】 东明:古县,在今安徽蚌埠西北。 堤岸:堤坝的两岸。 黄金:指城墙。力筑城:用坚固的城墙围护着。 防河:防止黄河泛滥。桑柘满:指河边长满了桑树和柘树。 老农:指农民。带月荷锄耕:指老农在月光下扛着锄头耕种。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对家乡景色的描写。首句写堤岸环绕东明县城,第二句写城是坚固的,不用提防河水。后两句写农民在月光下辛勤耕作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形象逼真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静夜吟:在安静的夜晚吟咏诗歌。 2. 夜久群动息:随着夜晚的深入,周围的活动声逐渐消失。 3. 秋潭冷素心:秋天的池塘显得格外冷清和宁静。 4. 推求往古事:探究过去的历史和事件。 5. 历历罗胸襟:历史的记忆清晰地刻画在心胸之中。 6. 守贞道所贵:坚守道德是最为珍贵的品质。 7. 回遹众乃任:顺应自然之道,人们就会听从其安排。 8. 滔滔江湖流
诗句释义与赏析: 注释 1. 重重堤岸绕东明:描述东明河上的堤防非常坚固,像重重的堤岸围绕在东明周围。 2. 尽是黄金力筑成:强调这些堤防是用黄金般的力量筑成的,形容其坚不可摧、价值巨大。 3. 不用防河桑柘满:暗示因为堤坝牢固可靠,河流不再泛滥成灾,因此不必再担心河水漫溢,导致农田被淹。 4. 老农带月荷锄耕:描绘一位年迈的农民在月光下拿着锄头劳作的情景,突出了农民勤劳朴实的形象。
三宰风尘吏,恩纶奉远迁。 从戎关索岭,解渴水香泉。 万里驰边月,孤鸿泣暮烟。 才非汉司马,白雪愧称贤。
重重堤岸绕东明,尽是黄金力筑成。 不用防河桑柘满,老农带月荷锄耕。
杨应标是清代的一位诗人。 杨应标(字胜林,号南城),生于嘉善,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丰富的仕途变迁,从顺治乙未进士到剑州知州,他的作品和经历共同构成了其深厚的文学底蕴。他的作品集《永思堂集》中收录了他多首诗词,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 杨应标在文学上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也表现在他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深入探讨与研究。《清晚晴簃诗汇》中的《夜久群动息
杨应标是清代的一位诗人。 杨应标(字胜林,号南城),生于嘉善,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丰富的仕途变迁,从顺治乙未进士到剑州知州,他的作品和经历共同构成了其深厚的文学底蕴。他的作品集《永思堂集》中收录了他多首诗词,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 杨应标在文学上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也表现在他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深入探讨与研究。《清晚晴簃诗汇》中的《夜久群动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