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鹤年
题西圃卷 丁鹤年诗作解读与赏析 1. 原文 坐阅桑田变,归为菽水谋。聊从西圃隐,少慰北堂忧。汲月沧江晓,锄云沃野秋。新蔬和雨摘,硕果带霜收。嘉树巢乌鸟,闲庭下白鸥。管宁金不顾,季路米应求。千载谁同调,东陵有故侯。 2. 译文 (1)经历了世事的变迁,我回归家庭,用简单的饮食来照顾家人。 (2)偶尔到西圃隐居,能够稍微减轻家中长辈的忧愁。 (3)清晨在月光照耀下的沧江边劳作,秋天则在云间耕作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好友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译文: 送铁佛寺盟长老还襄阳 —— 送别友人回襄阳。 襄汉扬波日,江湖避地时 —— 襄阳(古地名,今属湖北)一带的江水波澜壮阔,正是人们避乱之地。 行行随老母,处处礼名师 —— 你走的时候,要带上母亲和老师(指师父或导师)。 云水元无住,风尘信所之 —— 云水飘荡不定,就像我们随风漂泊;风尘中
静乐 高人嗟逝矣,静乐尚求诗。 岂意无为道,翻成罔极悲。 二难勤继述,一默付希夷。 饮水心愈洁,看山意更迟。 伤乌营冢日,吊鹤造庐时。 霜露增新感,烟霞遂宿期。 闭门春事去,隐几午阴移。 未坠青云志,仍工白雪词。 每怜司马病,深忝叔牙知。 惭愧无佳句,缄题慰孝思。 注释: - 高人嗟逝矣:感叹高人之离去(指诗人自己)。 - 静乐尚求诗:在平静安乐的生活里寻求诗歌之美。 - 岂意无为道
我们来看第一句:“尽驱瘴疠南侵越”。这句话的意思是:将南方的瘴疠之气全部驱赶,使之向南侵袭。这里的“瘴疠”是指一种有毒的气体,常常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出现。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南方地区的强烈情感,以及他想要消除这些瘴疠之气的决心。 第二句:“直逞阴威北犯燕。”这句话的意思是:肆意展示其阴暗的力量,向北威胁。这里的“阴威”指的是阴险、狡猾的力量,“北犯燕”则是向北侵犯的意思
这首诗由八句组成,每句都描绘了竹子的特点和形象。以下是对每句的详细解析: 题竹 楚楚新移竹,翛翛已出林。 渭川元接叶,淇水本联阴。 既忝轩墀重,应蒙雨露深。 芝兰方并植,荆棘敢相侵。 有荷栽培力,无惭变化心。 长身龙夭矫,密羽翠萧森。 委砌风飘锦,筛庭日布金。 奇材仲连箭,雅韵伯牙琴。 欸乃歌频度,平安问每临。 风云今自饱,冰雪旧能任。 岂独松梅友,仍多草木钦。 琅玕擎使节,玳瑁合朋簪。
桥亭风景洞天如,中有儒仙旧隐庐。 春涨挼蓝涵螮蝀,晓岚滴翠湿芙蕖。 受诗华巘浮丘馆,说剑香炉许令居。 云外悬崖飞屐上,雨中沃壤带经锄。 注释:桥亭的景色就像仙境一般,里面住着一位儒家仙人。春天涨水的蓝波里藏着鱼儿,晨雾弥漫时,水汽滴在荷花上。桥亭里有诗人留下的诗句,有道士修行的地方,香炉旁边是许由隐居的小屋。云外有悬崖,人在悬崖上可以飞屐而上;雨中,田地被雨水浇灌得肥沃无比。疏钟声像鲸鱼的吼叫
迢遥海国接江乡,一度怀人一断肠。 正值西风摇落际,可堪重送蔡中郎。 这首诗由元朝的丁鹤年所作,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和无尽的哀思。诗句“迢遥海国接江乡”描绘了诗人与故土的遥远距离,体现了他深切的思乡之情。“一度怀人一断肠”直接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思念和由此产生的悲伤。“正值西风摇落际”则通过描写西风的萧瑟,增强了对季节更迭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可堪重送蔡中郎”则表达了诗人在重阳佳节之际
逃禅室述怀十六韵 出处两茫然,低徊每自怜。 本无经国术,仍乏买山钱。 故邑三千里,他乡二十年。 力微归计杳,身远客心悬。 桃李谁家树? 禾麻傍舍田。 鹑衣秋屡结,蜗室岁频迁。 逝水终难复,寒灰更不然。 久要成龃龉,多病复沈绵。 俯仰衷情倦,栖迟野性便。 延徐谁下榻,访戴独回船。 耻洒穷途泣,闲修净土缘。 谈玄分上下,味道悉中边。 有相皆虚妄,无才幸苟全。 栖云同白鹿,饮露效玄蝉。 高蹈惭真隐
【注释】 哭四明宋廷臣推官:指在四明(今浙江宁波)为官的同僚。四明,古地名,这里借指四明郡。 甬东郭外为邻住:甬东,即四明。郭外,城郊。邻住,邻居或友人。 直拟千回同一日:直当,正当;千回,千次,多次;同一日,同一个日子。拟,想。 那知一别竟千秋:那知,岂知。竟,竟然。千秋,一千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悼念一位在四明(现属浙江宁波)做推官的朋友。全诗以“哭”字为主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寄武昌张尚本》。 绿鬓朱颜:形容人的容貌美丽,青春年少。 素节新:指人的精神风貌纯洁无暇,如松柏之坚贞。 岁寒风雪苦相侵:比喻人在困境中经受磨难,不屈不挠。 明堂清庙: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也用来代称皇帝。 登庸日:指选拔人才的日子。 箫韶奏治音:箫韶为古代乐器,演奏时声音悠扬婉转,用以形容治理国家的良法美政。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抒发豪迈情怀的诗篇